乌克兰,尼古拉耶夫。
陆云一行再次回到这里。
“友好号”驱逐舰的会议室内,
“‘诺亚方舟’,这是中情局给这次行动起的代号。”
“苏联解体,无数顶尖科学家一夜之间从国家英雄,沦为无人问津的包袱。”
“他们的大脑里,装着从核动力到航天飞机的一切。这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最危险的流散资产。”
陆云的视线扫过全场。
“中情局的计划很简单。”
“用美金、绿卡和加州的阳光,把这群‘国宝’里最顶尖的一批,打包运回美国。”
“特别是那些碰过战略武器、核潜艇和航母技术的专家。”
秦山河的下颌线绷得像一块钢铁。
他很清楚,这不只是挖人。
这是在抽走一个大国未来的龙骨。
一旦这些大脑被美国人攥在手里,华夏在未来几十年,都会在这些领域被摁住喉咙,无法呼吸。
“我们怎么抢?”秦山河的声音干得像是砂纸在摩擦,“我们没钱,更没绿卡。”
“谁说我们要用钱抢?”
王敬业的眼睛里,燃烧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
“用美金收买的,是随时会背叛的雇佣兵!”
“用理想感召的,才是可以托付后背的同志!”
他一挥手,仿佛在指挥千军万马。
“我们要输出的,是思想,是信仰,是帮助他们找回被践踏的、属于工程师的无上荣耀!”
角落里,正在奋笔疾书做“学习笔记”的安德森,在听到“同志”这个词的瞬间,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出一道刺目的黑痕。
他感到自己的脑仁,在王敬业这套理论的反复轰击下,正在发生一种他无法理解、更无法抗拒的质变。
“王团长说得对,但要讲究方式方法。”
陆云笑着打断了王敬业即将开始的长篇大论。
“思想工作是核武器,不能像猎枪一样,见到兔子就放一枪。”
他的目光,转向了安德森。
那目光平静温和,却让安德森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被抽干,皮肤感到一阵针扎般的刺痛。
“安德森同志,作为一名前CIA高级站长,你对他们的行动流程,应该很熟悉吧?”
安德森的后背肌肉瞬间锁死,他感觉自己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被钉在了审判席。
“……还算,了解。”
“很好。”
陆云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文件,轻飘飘地滑到他面前。
“中情局尼古拉耶夫联络站,地址,负责人史密斯,自负的耶鲁毕业生。”
“这是他们预定接触的第一批专家名单,七个人,为首的是‘瓦良格’号的总设计师,弗拉基米尔·安东诺夫。”
安德森的视线触及那份文件,上面详细到连史密斯情妇的住址、喜欢的香水品牌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中情局引以为傲的保密系统,在这个年轻的魔鬼面前,脆弱得就像一层被捅破的湿纸。
“你的任务,”陆云的语气,像是在安排一次惬意的下午茶,“去跟这位史密斯先生‘接个头’。”
“什么?!”
安德森猛地抬头,碧蓝的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纯粹的、不加掩饰的惊恐。
“你的新身份,兰利总部派来的‘特别督察员’,代号‘信使’。”
“任务是评估‘诺亚方舟’计划的执行风险,并拥有最高监督权。”
陆云的嘴角,勾起一个残忍的弧度。
“中情局内部的山头主义和官僚作风,你应该比我更清楚。一个从总部空降的‘钦差大臣’,
足以让那个叫史密斯的小子,把所有的底牌都亮给你看。”
秦山河的眼睛骤然亮起。
安德森的脸没有一丝血色。
他懂了。
这不是什么特别督察员。
这是双面间谍。
是地狱的门票。
一旦暴露,中情局会把他挂上叛徒的耻辱柱,让他从这个世界被彻底抹去。
可在这艘船上,如果他说一个“不”字,门边那个叫周振国的沉默“政委”,会立刻让他体会到什么叫“物理层面”的思想统一。
他无路可退。
“我……我需要身份证明。”安德森的声音干涩,他正在强迫自己进入角色。
“当然。”
陆云打了个响指。
一名队员捧着一个盒子走来。
里面是一套全新的证件,一枚雕刻着鹰徽的戒指,和一部厚重的摩托罗拉卫星电话。
“‘信使’的全部装备。证件的加密序列号,我已经帮你同步到了中情局的数据库。放心,它比真的还真。”
安德森拿起那台卫星电话,一种久违的、属于精英特工的熟悉感回到指尖。
但他知道,这台电话通向的,不是兰利,而是深渊。
“记住你的使命,安德森同志!”
王敬业不知何时走到了他身后,语重心长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只标志性的搪瓷饭碗,几乎贴在了他的太阳穴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