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改造”工作,在一间代号为“炼金工坊”的特种车间里,正式拉开帷幕。
这里是红星厂的心脏,也是外人眼中的疯人院。
车间的一角,摆着那台由探照灯、穿甲弹和食堂大铁锅拼凑而成的氟气电解槽。
另一角,则堆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废料:报废的雷达天线,老旧拖拉机的变速箱,甚至还有几台被拆得七零八落的苏式电子管计算机。
君特·施密特博士,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工装站在车间中央,感觉自己像一个误入巨人厨房的格列佛。
他的精神正经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他被要求亲手肢解自己带来的“特洛伊木马”。
“施密特博士,请过来一下。”
陆云的声音,将他从失神中唤醒。
他看到,几个老师傅正围着一台巨大的卧式镗床,对着那个被拆解下来的“核心模块”指指点点。
那个模块,正是CIA“神之火”计划的精髓所在,其内部的引爆芯片,被巧妙地隐藏在一块看似平平无奇的陶瓷绝缘基板之下。
“博士,您看。”高士伟指着那块基板,
“您这个基板,材料看着挺高级,但我们用卡尺一量,发现它的厚薄,不太均匀,最厚的地方和最薄的地方,差了快半个毫米。”
不均匀,是因为要在内部蚀刻出电路和安放芯片!这是无法避免的工艺缺陷!
“这……这是烧结过程中,正常的公差范围……”他硬着头皮解释。
“公差?”高士伟咧嘴一笑,露出满口被烟草熏黄的牙,
“在我们这儿,没‘公差’这个词。只有‘合格’和‘废品’。”
他转头对陆云说:“小陆,我看这玩意儿不行,太娇气。不如换了。”
“换?用什么换?”施密特下意识地问。
他没说话,只是转身从角落的废料堆里,吭哧吭哧地拖过来一个黑乎乎、油腻腻的东西。
那是一个老旧柴油发动机的缸盖。
“就用这个。”
“把这个缸盖,切下一块来,用车床把它削平了,再拿到淬火炉里走一遭。别说做个基板,拿去当坦克的正面装甲都够使。”
施密特感觉自己的血压,正在以指数形式飙升。
用……用柴油机的缸盖,去替代他那个由特种陶瓷制成的、内部集成了微芯片的精密基板?
“不行!绝对不行!”他几乎是尖叫着喊道,
“材料完全不同!它的绝缘性、抗电磁干扰性、热膨胀系数……都完全不符合设计要求!你们会毁了整个模块!”
他必须阻止他们!
一旦基板被替换,那个隐藏的引爆芯片,就彻底失去了载体!“普罗米修斯”计划,将宣告彻底破产!
“哦?是吗?”陆云走了过来,拿起那块被拆下来的陶瓷基板,在手里掂了掂,脸上露出一种玩味的表情。
“施密特博士,您好像对这块小小的基板,特别的关心啊。”
施密特浑身一僵,意识到自己反应过激了。
“我……我只是不希望我的设计,被一些外行的、粗暴的改动所破坏!”
“外行?”陆云笑了。他把那块基板递给旁边的高士伟。
“高老,您给这位德国专家上一课。”
高士伟扶了扶老花镜,接过基板,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像是验钞笔一样的东西,对着基板照了照。
那东西发出一束微弱的紫外光。
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基板的表面,浮现出一些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极其细微的纹路。
“博士,您这个陶瓷,是氧化铝陶瓷吧?”高士伟慢悠悠地问。
施密特瞳孔一缩。
“为了提高它的韧性,您在里面掺杂了氧化锆,对吗?”
施密特已经说不出话了。
“掺杂氧化锆,确实能提高韧性,但也会导致一个问题。”高士伟的语气,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给病人断症,
“那就是在特定频率的强电磁场下,它的介电常数,会发生非线性跳变。”
他抬起头,透过老花镜,看着脸色惨白的施密特。
“简单说,它平时是绝缘体。但在某个特定的‘开关’被打开后,它会瞬间变成一个性能优良的导体。”
“我很好奇,”高士伟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
您设计这么一块‘薛定谔的基板’,是准备在什么时候,让它‘坍缩’一下呢?”
他所有的伪装,所有的挣扎,在这一刻,都被这位貌不惊人的华夏老人,用最基础的材料学知识,剥得干干净净,体无完肤。
他想不通。
对方没有精密的检测设备,没有完整的技术资料。
仅凭一个破旧的紫外光笔,和几十年跟瓶瓶罐罐打交道的经验,就看穿了中情局技术行动部,耗费上千万美元、由几十名顶尖专家共同设下的,最隐秘的陷阱!
这已经不是技术层面的碾压了。
“我……我……”施密特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嘴里发出无意义的呻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