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机平稳降落在戈壁深处的秘密机场。
舱门开启。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
只有干燥、凛冽,混着沙土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这股味道,熟悉且让人心安。
陆云口袋里的特制通讯器,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震动余温。
陈琳发来的消息,只有一行极简的暗语。
“‘土特产’已收货,冷链保存,状态完好。另,您订购的另一批‘欧洲进口精密仪器’,预计三小时后抵达。”
陆云的眉梢轻轻一挑。
“土特产”,是被周振国从日内瓦打包带回来的CIA王牌特工,“毒蝎”。
而“欧洲进口精密仪器”,则是他亲自用未来科技“感召”而来的,那批欧洲最顶尖的大脑。
一份见不得光的**情报,和一群金贵到能改变国运的科学家,要在同一天入厂。
陆云的目光,落在了刚下飞机就迫不及待掏出小本本,准备记录“凯旋归来之伟大感想”的王敬业身上。
“老王,有活儿了。”
王敬业瞬间笔杆一挺,如同领受圣旨。
“陆顾问您吩咐!”
“咱们厂,今天要来一批身份特殊的国际友人。”陆云的表情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严肃。
“接待工作,规格要高,形式要新,气氛要热烈。”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
“但是,动静要小。”
王敬业的大脑如同超频的处理器,瞬间就领会了这十六字方针的精髓。
高规格,新形式,热气氛,小动静……
他激动地一拍大腿:“我明白了!这是要为远方的客人,举办一场‘静默的狂欢’!”
陆云拍了拍他的肩膀,嘴角浮现一抹赞许,
“记住,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我们红星厂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我们对科学最崇高的敬意。让他们宾至如归,流连忘返,来了,就再也不想走。”
“保证完成任务!”
王敬业领命而去,那离去的脚步,都带着一股子行为艺术的独特韵律。
陆云转而看向秦山河与周振国,一个眼神,便完成了所有交接。
“爸,老周,另一件‘行李’,就辛苦你们了。”
秦山河咧嘴一笑,白森森的牙齿在戈壁的阳光下,泛着冷光。
“放心,保证给她安排一个豪华单间,面朝黄土,冬暖夏凉,风水宝地。”
周振国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一根一根地,活动着自己的指关节。
骨节摩擦,发出一连串清脆如炒豆般的爆响。
三小时后。
一辆蒙着厚重油布的军用卡车,悄无声息地驶入基地最深处,那个戒备森严的独立院落。
几乎同一时刻。
几辆挂着“地方支援建设慰问团”红色横幅的大巴车,在震天的锣鼓唢呐声中,停在了红星厂气派的新大门前。
车门打开,走下来一群神情倨傲,气质各异的欧洲面孔。
为首的是个头发花白,目光如炬的德国老人,克劳斯,西门子光刻机光学系统项目的前任首席。
他审视着眼前这片荒凉的戈壁,以及那个挂着“红星厂玄学与超自然现象研究中心”牌子的古怪二层小楼,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赫尔曼,我们是不是被那个东方人给骗了?”克劳斯压低声音,对身边的荷兰物理学家说道。
“这地方,看起来不像是能搞科研的。”
他顿了顿,补上一句。
“倒像个精神病院。”
那个名叫赫尔曼的荷兰人,曾是A**L的真空紫外光源专家,他推了推厚如瓶底的眼镜,镜片下的眼神充满了怀疑。
“招聘启事上承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自由的学术环境。但自由,不等于原始。”
就在这群顶级大脑疑神疑鬼之际,王敬业带着他的“欢迎天团”,闪亮登场。
没有红毯,没有鲜花。
迎接他们的,是一群穿着打补丁工装,却神情无比肃穆的工人。
他们人手一本红色封皮的厂内刊物——《戈壁奇闻录》。
工人们分列两旁,竟齐声朗诵起来。
“第一章第一节!论‘食堂王师傅的包子’与‘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内在逻辑关联性!”
“第二章第三节!深度剖析‘左青龙同志’近期食欲不振的社会学成因!”
那声音整齐划一,每个字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虔诚。
克劳斯、赫尔曼,以及他们身后的所有科学家,他们面面相觑,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写满了同样的三个字。
“这是啥?”
“Wele!Wele!”王敬业热情地冲了上去,紧紧握住克劳斯的手,用力地上下摇晃,
“克劳斯博士,久仰大名!我是本厂的首席文化官,王敬业!”
“王……先生?”克劳斯艰难地从认知崩溃中找回自己的声音,“请问,这是……某种神秘的东方欢迎仪式吗?”
“不不不!”王敬业立刻摆手,脸上是一种高深莫测的笑容,“这不是仪式,这是我们的日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