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堂密室内酝酿的阴霾,苏婉无从知晓,却也心有所感。接连几日,她明显感觉到暗中窥视的神识变得更加隐蔽,却也更加执着。陈松之事带来的短暂正面反响,似乎并未让某些人死心,反而像是刺激了他们。
同时,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了她面前——材料。
她立下规矩,接收以稀有食材或杂学玉简作为酬劳,本意是拓宽资源渠道,积累知识。但经阁内能接触到的低阶灵植种类终究有限,许多她根据韩长老手札和兽皮卷轴推演出的、效果更佳的灵膳配方,都因缺少一两味关键的主料或辅料而无法实践。
尤其是几种用于调和药性冲突、或是激发食材潜能的特殊香料,在经阁的记录中大多已经绝迹,或是仅存于某些险地秘境。
坐困愁城绝非良策。
这一日,她向赵执事告假,言明需前往宗门坊市采购些日常用度与研究所需。赵执事并未多问,只是提醒她注意安全,早去早回,并隐晦地暗示,坊市并非宗门之内,规矩……没那么分明。
苏婉会意,换上了一身半旧的外门弟子常服,将修为收敛在炼气四层左右,又将韩长老所赠的护神玉符贴身藏好,这才独自一人,第一次踏出了清虚宗的山门。
清虚宗管辖下的坊市,位于主峰东南五十里外的一处山谷之中。还未靠近,一股与宗门内截然不同的、混杂着喧嚣、灵气与一丝若有若无腥燥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踏入谷口,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不算宽阔,两侧店铺林立,旌旗招展。有气派恢弘、专售法器丹药的大商铺,也有只在路边支个摊位、售卖些不明来历矿石草药的小贩。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法器嗡鸣声、甚至偶尔传来的妖兽低吼,交织成一曲生动而混乱的市井交响。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气味:丹药的清香、灵草的芬芳、妖兽材料的腥膻、刚刚出炉的灵谷饼的焦香、还有行人身上散发的汗味与不同属性的灵气波动……一切都显得鲜活而真实,也带着几分不加掩饰的弱肉强食之感。
苏婉收敛气息,如同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外门弟子,默默行走在人群中,目光却锐利地扫过两侧的摊位和店铺。
她看到了丹堂开设的“百草阁”,门庭若市,弟子进出络绎不绝;也看到了器堂的“千锤坊”,叮当之声不绝于耳。这些大宗门产业,气势恢宏,却也价格不菲,并非她的目标。
她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那些售卖各种千奇百怪“杂货”的摊位上。
“上古修士洞府出土的玉简,十块灵石一枚,概不还价!”
“百年份的紫纹参,只此一株,欲购从速!”
“刚从黑风沼泽摘的鬼脸菇,毒性猛烈,炼丹入药的上好材料嘞!”
叫卖声不绝于耳,真伪难辨。苏婉在一个售卖各种干枯植物的摊位前停下,蹲下身,仔细翻看。摊主是个眼皮耷拉、精瘦的中年汉子,见苏婉衣着普通,修为不高,只是懒洋洋地瞥了一眼,并未主动招呼。
苏婉的目光落在一小捆颜色灰败、形状扭曲的枯藤上。这枯藤毫不起眼,甚至带着些许霉味,但她指尖触及时,灵厨之心微微一动,感受到了一丝极其隐晦的、沉淀的土灵气与一种奇特的麻痹特性。
“这是什么?”她拿起一根,状似随意地问道。
摊主掀了掀眼皮:“地龙筋,黑风岭深处挖的,年份久了点,药性流失大半。你要的话,一块灵石全拿走。”
地龙筋?苏婉回忆韩长老手札,其中似乎提到过一种名为“缠丝藤”的植物,其枯萎后的形态与描述相似,特性是坚韧且带有微弱麻痹效果,可用于处理某些性质狂暴的肉类食材,中和其燥气。
“我要了。”苏婉没有还价,直接付了一块灵石,将那一小捆枯藤收入储物袋。摊主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没再多言。
继续前行,她又在一个专卖各种矿石粉末的摊位上,发现了一种淡蓝色的“冰魄石粉”,蕴含着精纯的水属性寒气,可用于制作冰镇类灵饮,或是处理某些需要急速锁鲜的食材,价格也不贵。
她还看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奇形怪状的兽骨、色彩斑斓的羽毛、甚至还有被封在透明水晶中、兀自挣扎的古怪虫豸……这坊市,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也像是一个危险的泥潭,机遇与陷阱并存。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她的目光被一家看起来颇为古旧,招牌上写着“百草阁”(此百草阁非丹堂那个)的店铺吸引。这家店铺门面不大,装饰朴素,进出的人也不多,但门口悬挂的一串风干的、散发着奇异清香的紫色花朵,让她停下了脚步。
那是“宁神紫萝”,一种对安神静心有奇效的灵植,因其培育不易,价格昂贵,在经阁的记录中也属于稀缺品。
她迈步走了进去。
店内光线偏暗,布置雅致,一排排木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各种处理好的灵植、矿石,以及一些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与外面摊位的喧嚣不同,这里十分安静,只有淡淡的药香弥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