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小院内堆积如山的“废料”,成了经阁丙区一道古怪的风景线。枯萎发黑的草根、焦炭般的木心、灰扑扑的矿渣,散发着混杂的、并不好闻的气味。外界对此议论纷纷,大多认为苏婉是在丹堂打压下的无奈之举,甚至有些疯魔了。
丹堂更是将此作为笑谈,孙长老听闻后,嗤之以鼻:“收集垃圾?看来她是真的走投无路了!且看她能用这些破烂玩出什么花样!”
然而,苏婉心无旁骛。她仿佛回到了最初在丙三库房整理那些蒙尘玉简的时光,耐心而专注地对待每一份看似无用的材料。
她首先处理的是那些“枯萎三年以上的向阳草根”。按照常理,这种草根灵气尽失,与朽木无异。但苏婉根据《百草异闻录》中一段关于“枯荣之道”的晦涩记载,推断其历经三年枯萎,内部结构可能发生异变,蕴藏着一丝极其隐晦的、属于“寂灭”与“新生”交替之间的特殊能量,或许能用于调和某些过于“鲜活”或“暴烈”的药性。
她尝试用文火慢焙,以特定的温度激发其性,却险些因控制不当引发其中残留的微弱火气自燃。她又尝试以晨露浸泡,引导其寂灭之气,却得到了一锅毫无灵性的黑水。
失败接踵而至。
但她没有气馁,每一次失败都让她对这些“废料”的特性了解更深。她发现,这些草根并非完全死寂,在某种特定的灵力频率刺激下,其内部会产生极其微弱的共鸣。
她开始调整思路,不再试图直接提取或激发,而是尝试“引导”和“共鸣”。她将少量研磨成粉的草根,与她之前改良“培元暖玉羹”时剩下的、性质温和的玉髓米粥混合,然后以自身那融合了兽皮卷轴理念的、独特的调和灵力,如同最轻柔的指尖,拨动着混合物内每一丝灵性。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需要对灵力有着精微到极致的掌控。她失败了数十次,直到某一刻,当她将灵力调整到一个奇异的频率,缓缓注入那碗混合了草根粉的米粥时——
异变陡生!
那碗原本平平无奇的米粥,中心处竟缓缓泛起一圈极其淡薄、却真实存在的灰白色光晕!一股难以言喻的、带着岁月沉淀与枯寂意味的气息弥漫开来,虽然微弱,却让苏婉精神一振!
成功了!她成功引导出了这枯萎草根中蕴含的那丝“寂灭”特性!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碗特殊的“粥”封存起来,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有何用处,但至少证明,这条思路是可行的!
接着,她将目标转向“被雷击过的老槐木心”。雷击之力,至阳至刚,蕴含毁灭,但毁灭的极致,亦可能孕育一丝纯净的生机,尤其槐木本就属阴,阴阳碰撞,其木心深处或藏有玄妙。
处理雷击木心更为危险,稍有不慎,可能引动其中残存的雷霆之力反噬。苏婉不敢怠慢,先是用水磨功夫,以自身温和的水木灵力缓缓渗透,安抚、疏导其中躁动的雷灵残力,再辅以几种阴性灵植汁液中和。
这个过程缓慢而煎熬,足足用了她三天时间,才将一小块雷击木心处理完毕。得到的,是一小撮颜色深紫、触手微麻、却散发着一种奇异纯净气息的木屑粉末。她能感觉到,这粉末中蕴含着一丝被“驯服”的雷霆生机,对于刺激气血、破除某些阴寒郁结,或有奇效。
最后是“富含金灵气的铁矿渣”。这东西看似最无用,杂质极多,金灵气也狂暴不驯。苏婉没有试图提纯,而是反其道而行,利用其“杂”与“暴”的特性。她将这些矿渣与几种土属性灵植的根茎一同研磨,再以地脉之火煅烧,试图将其狂暴的金灵气“磨砺”得更具穿透性,同时利用土属性包容万物之性,稳定其结构。
数次爆炸,将她弄得灰头土脸后,她终于得到了一种暗金色的、带着锐利气息的粉末。这粉末无法直接服用,但她发现,若在烹制某些需要“破障”效果的灵膳时,加入极微量,能显着提升其疏通经络的效果。
近半个月的废寝忘食,苏婉几乎与外界隔绝。小院内时而寂静,时而传来轻微的爆鸣或散发古怪气味。张禾等人忧心不已,却不敢打扰。
直到这一日傍晚,苏婉拖着一身疲惫,却眼神闪亮地走出了小院。她手中拿着三个小巧的玉瓶。
“张师兄,王师弟,”她的声音因久未开口而有些沙哑,却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麻烦你们,将这三种粉末,分送给之前那几位因修炼金属性功法不当导致经脉刺痛、或是体内有阴寒旧伤难以祛除的师兄师姐。”
她详细交代了每种粉末的极其微小的用量和配合服用的基础灵膳(依旧是成本低廉的版本)。
“告诉他们,这是试验品,效果未知,可能有风险,愿者一试。”
张禾二人看着苏婉那深陷的眼窝和苍白的脸色,知道这半个月她付出了何等心血,郑重地接过玉瓶:“师妹放心,我们一定办好!”
消息悄然传开。这一次,引起的波澜远比“培元暖玉羹”更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