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光芒消散的瞬间,叶尘只觉眼前的黑暗被一片混沌取代。
不同于昆仑巅的凛冽寒风,这里的空间充斥着细碎的颗粒,触碰到玄色道袍时,会发出 “沙沙” 的轻响 —— 这是星际尘埃带特有的 “星尘颗粒”,每一粒都带着微弱的空间波动。
他下意识地运转仙韵护住周身,目光快速扫过四周:远处漂浮着不规则的陨石碎片,最大的一块足有小山大小,表面布满了陨石撞击的凹痕,在昏暗的星空中泛着冷硬的光泽;
近处则是一座半破损的金属建筑,外壳布满锈迹,依稀能看出 “修仙飞船” 的轮廓,飞船的舱门虚掩着,像是在等待来人。
“应该就是长老说的临时据点了。” 叶尘轻声自语,身形一闪,朝着金属建筑飞去。
靠近后才发现,飞船的外壳上刻着淡淡的华夏符文,符文虽已模糊,却仍在散发着微弱的防御波动 —— 显然,这是上古华夏修士遗留的据点,专门为 “开启仙玉” 的修士提供临时庇护。
他推开虚掩的舱门,一股陈旧的金属气息扑面而来,舱内空间比预想中宽敞,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堆放着废弃的修仙器械,器械上覆盖着厚厚的星尘;
上层则相对整洁,中央有一个用灵晶搭建的台面,台面周围刻着简易的阵纹,应该是 “防御阵” 的核心区域。
叶尘没有急着探索,而是第一时间从储物袋中取出 “地球仙韵探测器”—— 这是三年计划中,他特意让炼器阁打造的法器,通体呈圆柱形,表面刻着 “距离刻度”,能精准感应与地球的距离。
他将探测器放在灵晶台面上,注入一丝仙韵。
探测器瞬间亮起淡蓝色的光芒,刻度盘上的指针快速转动,最终停在了 “ 里” 的位置,旁边的符文同时亮起,显示 “安全距离,可开启仙玉”。
看到这行提示,叶尘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长舒一口气 —— 从昆仑出发到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 “距离不足”,若因差几里而无法开启仙玉,后续的仙界之旅便会陷入被动。
“幸好,刚好达标。” 他收起探测器,目光落在灵晶台面周围的阵纹上。
这些阵纹是 “简易防御阵” 的基础纹路,但因年久失修,加上星尘的侵蚀,阵纹中的灵韵几乎消散殆尽,仅能勉强隔绝外层的星尘,根本无法抵御星际乱流或陨石撞击。
“必须先加固防御,否则开启仙玉时引发的波动,可能会吸引外界的危险。” 叶尘心中暗道,从储物袋中取出姜小雨准备的 “地球灵晶”—— 除了随身携带的应急灵晶,剩余的中阶灵晶还有五千块,刚好能用来补充防御阵的灵韵。
他蹲下身,仔细清理阵纹中的星尘,指尖凝聚仙韵,将星尘一点点剥离,露出阵纹原本的金色纹路。
随后,他取出中阶灵晶,按照阵纹的走向,将灵晶逐一嵌入阵眼 —— 防御阵共有十二个阵眼,每个阵眼需嵌入四百块灵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当最后一块灵晶嵌入第十二个阵眼时,阵纹突然亮起淡金色的光芒,光芒顺着阵纹流淌,最终在舱内形成一道淡金色的光罩,将整个上层空间包裹其中。
光罩形成的瞬间,舱外的星尘颗粒被隔绝在外,连空间中的冷意都减弱了几分。
叶尘伸手触碰光罩,能感受到光罩传来的稳定波动 —— 虽算不上顶尖防御,但抵御普通的星际乱流和低阶妖兽,应该足够了。
加固完防御,叶尘坐在灵晶台面旁的石凳上,准备休息片刻。
舱外的星尘颗粒撞击着飞船外壳,发出 “哒哒” 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星际的孤寂。
这声响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三年计划的艰辛,那些画面如同电影般在脑海中浮现 ——
第一年,他带着苏瑶等人勘测华夏各地的灵脉,为 “自适应仙韵区域” 布设灵韵节点。
最艰难的一次,是在西北的 “死亡戈壁”,那里灵脉稀薄,还时常刮起 “灵韵风暴”,稍有不慎便会被风暴撕碎道基。
他们在戈壁中待了整整三个月,白天顶着风暴勘测,夜晚就在临时帐篷中绘制节点图纸,苏瑶的道基曾因风暴侵蚀出现裂痕,却仍坚持完成了最后三个节点的布设,直到任务结束才肯疗伤。
第二年,重点是 “人类全域守护屏障” 的三层结构调试。
屏障的核心阵眼设在昆仑巅的地底深处,那里的灵脉最为浓郁,但也最不稳定。
为了让三层屏障的灵韵完美衔接,叶尘曾连续七天七夜守在阵眼旁,每调整一次灵韵比例,就需用自身仙韵引导,道基多次因灵韵冲击而疼痛难忍,柳若璃送来的灵泉茶,成了他唯一的支撑。
记得第三次调试时,屏障突然出现裂缝,灵韵外泄,若不及时修补,整个昆仑的灵脉都会受到影响。
叶尘毫不犹豫地将自身仙韵注入裂缝,用身体充当 “临时灵韵导管”,直到裂缝闭合,他才因仙韵透支而昏迷,醒来时,看到苏瑶等人围在床边,眼中满是担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