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年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南极冰原的极昼晨光,落在昆仑总指挥部的全球沙盘上。
此时的沙盘已不再是去年的零散光点 —— 北半球的欧洲、美洲、非洲防御光带早已连成一体,金色光芒如同绸带般环绕大陆;
而南半球的澳洲与南极洲,仍有部分区域闪烁着待激活的蓝色光点。
叶尘立于沙盘前,指尖划过澳洲中部的沙漠与南极大陆的冰原,
“今年是三年计划的关键年,必须完成南半球所有节点布设,让全球防御屏障初步贯通。”
苏瑶手持《南半球攻坚方案》,快步走到沙盘旁:
“根据测算,澳洲需完成剩余 12 个节点,南极洲需完成最后 10 个节点,同时要在太平洋、印度洋布设 20 个海洋中继节点,确保跨洋灵韵传输无断层。
目前各区域团队已就位,澳洲由吴莲带队,南极洲由姜小雨协同澳洲蓝袍法师,海洋节点由叶婉清负责。”
话音刚落,沙盘上澳洲区域的光点突然闪烁,吴莲的灵韵投影实时接入:
“叶尘仙尊,澳洲中部沙漠节点遭遇沙暴,灵脉共鸣器受损,请求支援‘防风符文阵盘’!”
叶尘立刻回应:“已安排灵韵快递舰加急配送,预计三日内抵达,你们先启用备用节点维持灵韵传输。”
从年初开始,南半球的攻坚便进入了加速模式,每一个区域的进度都在实时牵动着总指挥部的神经。
一、澳洲沙漠:沙暴中的 “绿洲节点” 攻坚
第二年 2 月,澳洲中部的大沙沙漠正值沙暴高发期。
吴莲带领的团队在沙漠中搭建了临时营地,营地周围布设着 “防风灵韵屏障”,却仍挡不住漫天黄沙的侵袭。
他们要布设的 12 个节点中,有 5 个位于沙漠深处的干涸盐湖,那里是澳洲大分水岭灵脉的重要分支点,也是沙暴最肆虐的区域。
“沙暴每六小时就会来一次,我们只有窗口期能施工!”(虽然仙人不惧沙暴,但是叶尘交代不得破坏大自然的自然运行规律,要尊重自然规律)
吴莲擦去脸上的沙尘,看着灵脉探测仪上闪烁的红点 —— 盐湖中心的节点位置,沙暴过后的积沙厚度已达三米。
团队中的澳洲修士提议:“用灵韵催生沙生植物,让根系固定沙丘,再进行节点建设。”
吴莲立刻采纳建议,阵法师们取出 “植物催生符”,注入灵韵后埋入沙中。
很快,沙漠中长出一片片耐旱的骆驼刺与沙棘,根系在地下交织成网,将流沙牢牢固定。
趁着沙暴间隙,众人用灵韵钻探机打通积沙,将 “防沙型节点” 嵌入盐湖底部 —— 这种节点外壳采用耐高温的灵玉材质,表面雕刻着防风符文,能在沙暴中保持灵韵稳定。
3 月中旬,澳洲最后一个沙漠节点在艾尔湖中心激活。
当淡金色的灵韵从节点中扩散开来时,周围的沙丘竟开始缓慢生长出绿色植被,形成一片小型绿洲。
吴莲看着眼前的景象,笑着对团队说:
“以后这里不仅是防御节点,还是沙漠中的‘生命绿洲’,凡人科考队说不定会来这里研究生态呢。”
截至 4 月底,澳洲 12 个节点全部完成布设,防御光带从大分水岭延伸至西海岸,与印度洋的海洋节点相连。
吴莲在给总指挥部的汇报中写道:“澳洲节点已与人类牧场、矿业区的基础设施融合,牧民们用节点伪装的‘饮水站’喂养牲畜,矿工们借助节点的灵韵提升作业效率,修仙与凡人生活真正实现了共生。”
二、南极冰原:极夜下的 “冰芯节点” 突破
第 二年 6 月,南极进入极夜时期,零下 50 度的严寒与无尽的黑暗,给节点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姜小雨带领的团队驻守在南极昆仑站附近,他们要完成的 10 个节点中,有 3 个位于南极冰盖最厚的区域,需要钻透两千米厚的冰层,才能抵达地下灵脉。
“普通钻探机在极夜低温下会冻住,必须用‘灵韵热熔钻’!”
姜小雨裹着三层灵韵防寒服,指挥团队将钻探机固定在冰面上。
热熔钻通过灵韵能量产生高温,缓慢融化冰层,钻杆内壁的符文则能将融化的冰水导流出,避免重新冻结。
钻透两千米冰层用了整整十天,期间团队轮换值守,每小时都要注入灵韵维持钻探机运转。
当灵脉共鸣器被送入冰层底部时,新的问题出现了:
极夜的黑暗会干扰灵韵传输,节点激活后信号极不稳定。
姜小雨突然想到一个办法 —— 在节点顶部安装 “极光收集器”,利用南极极光的能量增强灵韵信号。
当收集器启动时,极光的绿色光芒被转化为温和的灵韵,注入节点后,信号瞬间稳定下来。
9 月,南极极夜结束,最后一个 “冰芯节点” 在南极点激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