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忆居的清晨被一阵清脆的鸟鸣唤醒,院角的荷花舒展着花瓣,露珠在荷叶上滚动,折射出细碎的晨光。叶尘正擦拭着凡尘镜,镜面突然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不同于以往的震动或嗡鸣,而是像孩子委屈的啜泣,轻轻挠着人心尖。
他凑近一看,镜面映着一间简陋的乡村小屋:土墙上贴着几张褪色的奖状,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攥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上的父母笑得温和,她则依偎在中间。女孩对着照片小声念叨:“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我这次又考了第一名。”话音刚落,门外传来邻居的喊声:“丫丫,你奶奶晕倒了!快去找村医!”女孩慌得站起身,眼泪瞬间掉下来,攥着照片的手更紧了。
“是留守儿童的困境。”苏瑶端着刚蒸好的玉米走过来,声音放得很轻,“上次在凡间,我见过一个留守小男孩,因为想爸妈,偷偷跑出去找,结果迷路在山里,幸好被村民找到。这些孩子缺的不只是生活照顾,更是心里的陪伴。”
柳若雪指尖抚过镜面,泛起淡淡的暖黄仙光:“‘留守儿童关爱’比之前的问题更需要‘温度’——他们的父母为了生活在外奔波,孩子却在老家盼着归期,有的跟着老人生活,缺人辅导功课;有的独自在家,连生病都没人照顾。之前解决‘环境污染’用了28个案例,这个问题不仅要‘解决生活难题’,还要‘填补心理空缺’,更要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变近。”
系统提示适时在镜上亮起,字迹像温柔的手,轻轻包裹着画面里的小女孩:
【提示:“留守儿童关爱(含生活照料缺失、学业辅导不足、心理陪伴匮乏、安全保障薄弱)”问题源于亲子分离,其核心是“情感联结断裂”与“成长支持不足”,易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与人格发展。需解决30起同类案例,且需覆盖小学、初中两个学段及不同监护类型(祖辈监护、亲友监护、自我监护),同时完成“生活帮扶”“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安全守护”四重目标,方可开启永久性仙力。请宿主们务必用温暖织就守护网,让留守童心不孤单。】
30起,还要覆盖多学段、多监护类型,完成四重目标。九人对视一眼,都明白这是一场“暖心战”——不能只给孩子送一件衣服,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持续的关怀;不能只辅导一次功课,还要帮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更要让远方的父母知道,孩子的成长,他们可以“在场”。
“分三组,每组负责一个核心方向(生活/学业/心理 安全),每组解决10个案例。”叶尘将擦镜布叠好,“我们的仙力要当‘暖心棉袄’,也要当‘连心桥’,既要暖孩子的身,也要暖他们的心,还要让亲子之间的牵挂,能跨过山海传递。”
传送阵的莹光在脚下亮起,九人带着准备好的书本、衣物和药品,奔赴凡间的各个乡村。
负责“生活照料 安全守护”组的柳若雪和沈清薇,在一个偏远山村找到了第一个目标。8岁的丫丫,就是镜面里的小女孩。她跟着70多岁的奶奶生活,奶奶身体不好,平时只能做些简单的饭菜,丫丫的衣服总是洗得发白,袖口还磨破了边。昨天奶奶突然晕倒,让她吓得一晚没睡好。
沈清薇装作县里派来的“乡村帮扶志愿者”,提着米、面和新衣服走进丫丫家:“丫丫,奶奶身体怎么样了?我们来看看你们。”丫丫怯生生地看着她们,柳若雪趁机在丫丫家的土墙上注入一道仙力——墙上突然浮现出一个“安全守护盒”的虚影,里面放着常用药品、创可贴和一个紧急呼叫器,旁边还有一行淡粉的小字:“遇到困难按呼叫器,村医和志愿者会马上来帮忙”。同时,奶奶的床头出现了一个“健康监测手环”,实时监测心率和血压,数据同步给村医。
“这是给你买的新衣服,试试合不合身?”沈清薇把衣服递过去,丫丫接过衣服,手指摩挲着柔软的布料,眼泪又掉了下来,却笑着说:“谢谢姐姐,这衣服真好看。”奶奶躺在床上,看着这一切,拉着柳若雪的手哽咽道:“谢谢你们,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照顾这孩子。”(第一个)
另一边,负责“学业辅导 心理疏导”组的叶尘和郑蓉,在一个乡镇小学找到了第二个目标。12岁的男孩小宇,父母在外地打工,跟着姑姑生活。他性格内向,上课不敢发言,功课跟不上,作业本上满是红叉,每天放学都躲在教室里,不想回家——姑姑家的表哥总欺负他,说他是“没人要的孩子”。
叶尘装作学校的“课外辅导员”,走进教室时,小宇正趴在桌上发呆。“听说你数学不太好?我们一起看看这道题好不好?”叶尘坐在他身边,拿起课本,郑蓉趁机在小宇的作业本上注入一道仙力——作业本上的红叉旁浮现出详细的解题步骤,旁边还有一行淡蓝的小字:“你很聪明,只要认真学,一定能学会”。同时,教室的角落里出现了一个“心声信箱”,小宇可以把想说的话写下来,郑蓉每天都会回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