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忆居的秋意比凡间来得早,竹篱外的银杏叶刚染上金边,就被一阵突如其来的仙力波动吹得簌簌落下。叶尘正蹲在院角翻晒去年的桂花干,指尖突然传来一阵细碎的刺痛——这是仙力感知到强烈焦虑情绪时的反应,且不止一道,像是无数根细线缠在一起,拉扯着人的神经。
他直起身,看向石桌上的凡尘镜。镜面没有像往常那样聚焦某个具体场景,而是像被打碎的玻璃,分裂出十几个小画面:出租屋里,穿卫衣的男生对着手机账单发呆,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信用卡还款提醒让他眉头紧锁;商场的化妆品柜台前,女生犹豫再三,还是用花呗买下了那套远超预算的护肤品,转头就对着手机叹气;写字楼的茶水间里,刚毕业的女孩拿着工资条,算了算房租和网贷月供,把刚买的咖啡又放了回去,换成了免费的白开水。
“都是年轻人,都在为钱发愁。”苏瑶端着刚煮好的陈皮普洱走过来,茶杯在手里转了半圈,杯沿的光晕忽明忽暗,像是在跟着那些年轻人的心跳起伏,“这就是‘月光族’甚至‘超前消费负债’的问题,不是不想攒钱,是被消费主义推着走,又没学会怎么管钱。”
柳若雪凑到镜前,看着一个男生对着手机里的奢侈品广告出神,忍不住皱起眉:“上次解决‘职场PUA’用了12个案例,这个问题……怕是更普遍。现在的年轻人,打开手机全是‘精致生活’‘犒劳自己’的宣传,很容易就冲动消费了。”
她话音刚落,系统的提示就在镜上亮起,字迹比以往更细致,像是在拆解一个复杂的结:
【提示:“年轻人‘月光族’/超前消费负债”问题根源复杂,涉及消费观念、理财知识匮乏、社交压力等多重因素,其伤害具有累积性(如债务滚雪球、影响征信)。需解决15起同类案例,且需帮助案例对象建立长期理财习惯,方可开启永久性仙力。请宿主们不仅要“止损”,更要“授人以渔”。】
15起,还要建立长期习惯。九人对视一眼,都明白这不是简单用仙力“冻结”消费就能解决的——如果不改变观念,就算帮他们还了一次债,下次还是会陷入同样的困境。他们需要做的,是像在田里种庄稼一样,先帮年轻人“清理杂草”(戒掉冲动消费),再“播下种子”(养成理财习惯)。
“分五组,每组负责3个案例,重点找那些刚陷入负债、还没到不可挽回地步的年轻人。”叶尘把桂花干收进竹篮,“我们的仙力要当‘指南针’,不是‘保险箱’,得让他们自己明白怎么花钱、怎么攒钱。”
传送阵的莹光在脚下亮起,九人按照分工,散入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负责“冲动消费”组的柳若雪和沈清薇,在一家商场的电子产品专区找到了第一个目标。23岁的周明是个刚入职的程序员,每个月工资八千,却总忍不住买最新款的电子产品。今天他又站在手机柜台前,看着刚发布的新款手机,手指在支付软件上犹豫着——他上个月刚买了平板电脑,现在信用卡还欠着五千,可手机店的销售一直在说“这款手机拍照多好”“年轻人就该用最好的”。
“先生,这款手机的处理器比你现在用的提升了20%,但日常使用其实差别不大。”沈清薇装作路过,凑到柜台前随口说道。周明愣了愣,转头看她。柳若雪趁机在他的手机上注入了一道仙力——支付软件突然弹出一个小窗口,上面显示着他的本月收支明细:工资八千,房租三千五,信用卡还款五千,剩余可支配金额负五百。窗口下面还有一行淡绿的小字:“你现在的手机还能正常使用,不如把钱攒下来,下个月就能还清信用卡啦。”
周明看着那行字,脸瞬间红了。他想起昨天房东催房租时,他只能说“再宽限几天”;想起上个月吃了半个月泡面,就为了买平板电脑。他把手机揣回口袋,对销售说:“算了,我再想想。”说完,他转身走出商场,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他决定这个月不买新手机了,先把信用卡还清。
“第一个!”柳若雪在心里记下来,眼里泛着光——这不是阻止了一次消费,而是让周明第一次认真看了自己的账单。
另一边,负责“网贷陷阱”组的叶尘和郑蓉,在一家网吧找到了22岁的大学生李阳。他正对着电脑屏幕叹气,屏幕上是一个网贷平台的还款页面,上面显示他欠了三万块,每个月的利息就要两千。李阳是为了给女朋友买生日礼物,借了第一笔网贷,后来越借越多,拆东墙补西墙,现在已经欠了一屁股债,连生活费都快没了。
“兄弟,你这利息也太高了吧?”叶尘走过去,装作看他玩游戏,随口说道。李阳苦笑着说:“是啊,可我现在也没办法,不还的话,他们就会给我爸妈打电话。”郑蓉趁机在他的电脑上注入了一道仙力——网贷平台的页面突然弹出一个小窗口,上面显示着“国家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LPR的4倍”,还有当地银保监会的投诉电话和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申请流程。窗口下面还有一行淡蓝的小字:“和家人坦白,一起想办法,比被网贷逼死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