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启四十四年春:万国空港奠根基,铁鸟初啼备启航
元启四十四年春分,中原登州的“空港设计院”里,一张覆盖天下同疆域的空港分布图铺满整面墙——西疆晶盐国旁标注“盐湖空港”,专供货运机起降;南疆红木国雨林外画着“雨林空港”,适配客机的减震跑道;北疆硫黄国火山滩留着“火山空港”,建有机库防火山灰;甚至雪域国的高原、蓝海国的海岛,都标着小型空港的位置,旁附一行小字:“跑道用黑铁国合金铺设,可抗风雪、耐盐碱”。
“空港是铁鸟的脚,得先让脚站稳,才能让鸟飞起来。”空港总设计师秦越指着图纸,对各国派来的工匠说,“每个空港要建三样东西:一是三千米长的合金跑道,能承重百吨;二是恒温机库,用原油国的隔热棉裹墙,冬天不冻、夏天不热;三是货运集散仓,装蒸汽传送带,方便装卸货物。中原派技工带设备来帮你们建,三个月内,首批十个空港必须完工。”
消息传到各国,百姓们都涌到空港选址地看热闹——冰封国的雪狼部落,巴图鲁带着族人帮着铲雪,看着中原技工用蒸汽桩机打地基,忍不住问:“秦大人,这‘铁鸟’真能飞上天?比雄鹰还快?”秦越笑着点头,从包里掏出一张飞机图纸:“这是客机,能坐五十人;那是货机,能装十吨盐;还有战机,飞得比鹰快十倍,能护着商路不受海盗欺负。”巴图鲁的孙子巴小凑过来,指着图纸上的机翼说:“我要学开铁鸟,以后飞遍天下同!”
三个月后,夏至这天,首批十个空港同时完工——登州空港的跑道上,三架涂着“天下同”标识的飞机缓缓驶出机库:客机机身是琉光国的银白琉璃钢,货机货舱门用红木国的轻质木材,战机机翼下挂着黑铁国造的护航炮。秦越登上客机驾驶舱,对着传讯器喊:“首航目标——盐湖空港!检验空港通信、跑道承重,顺便送一批中原的新粮种去三疆!”
引擎轰鸣声响彻云霄,飞机的机翼掠过登州港的海面,朝着西疆飞去。地面上,百姓们举着彩旗欢呼,阿木的儿子阿小举着画本,飞快地画下飞机升空的样子,嘴里念叨:“以后去中原,不用再坐十几天的船,几个时辰就能到了!”
二、元启四十四年夏:货机通航促物流,十吨物资一日达
首航成功后,货机先在各国间跑起来——登州空港的货机,每周三趟飞盐湖空港,机上装着中原的农械、种子,返程时拉着三疆的食盐、硫黄;雨林空港的货机,隔天飞一趟墨洲金顶城,运去家电、布匹,带回红木、橡胶;蓝海国的海岛空港,货机带着防海盗的武器,帮着商队运输香料,以前用船要走半个月的路,现在货机三个时辰就到。
三疆矿区的李岩,第一次见到货机落地时,正带着矿工们在空港等粮种。货舱门打开,蒸汽传送带把一袋袋“耐寒麦”种子送下来,李岩摸着还带着机库温度的种子,对着货机机长连连道谢:“以前靠重载舰运粮,遇到海上风暴要耽搁十天半个月,现在货机一到,种子当天就能分到矿工手里,秋天就能种上!”机长笑着递给他一张货运表:“以后要什么,提前三天发传讯,我们按日子送,保证不耽误事。”
原油国火油湾的老驼,现在成了货机的常客——他的商队以前运铜砂去黑铁国,要雇二十头骆驼走五天沙漠,现在把铜砂装到货机,一个时辰就到黑铁国空港,运费比雇骆驼还便宜三成。“这货机就是我的财神爷!”老驼对着来卸货的空港工人说,“昨天刚从赤铜国运了五十石铜砂,今天就卖完了,赚的银子比以前多一倍!”
最开心的是偏远部落的百姓——雪域国的牧场,以前冬天缺粮,靠商队用马驮,路上要走十天,粮食常被风雪冻坏,现在货机直接把粮运到牧场空港,牧民们当天就能领到新鲜的面粉。首领握着货机机长的手,递上一碗热奶茶:“以前冬天要饿死不少牛羊,现在有了铁鸟送粮,我们再也不用怕雪灾了!”
秦越在空港议事会上,拿着物流数据笑得合不拢嘴:“首月货机共飞行两百架次,运输物资两千吨,覆盖十八个国度,帮各国减少了三成的运输成本。下一步,我们要在每个空港加建‘冷链仓’,用中原的冰箱技术,把冰封国的肉干、蓝海国的海鲜,当天送到中原百姓的餐桌上!”
三、元启四十五年秋:客机通航便人行,万里归乡半日达
元启四十五年秋,客机正式对百姓开放——登州空港的售票厅里,挤满了要去各国的人:有去墨洲探亲的中原商人,有去中原求学的雪域少年,还有去三疆考察农情的民生署官员。票价按距离定:飞三疆五十两,飞墨洲八十两,飞冰封国一百两,比坐船便宜,还省时间——以前从登州去冰封国坐船要二十天,现在客机五个时辰就到。
巴小是第一批坐客机去中原的雪域少年——他背着书包,手里攥着登机牌,跟着秦越走进客机舱。座椅是雪域国的羊毛垫,窗户是琉光国的防霜玻璃,空姐端来温热的奶茶,笑着说:“别怕,飞起来很稳,跟坐在草原上的帐篷里一样。”飞机升空时,巴小趴在窗户上,看着地面的牧场变小,雪山像堆在地上的白糖,忍不住惊呼:“原来从天上看天下同,是连在一起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