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辰时麦种遇阻路,陈禾借系统寻捷径
八月初五辰时,陈禾正等着补苗的耐寒麦种送抵部落,子系统突然弹出预警:【原定运输路线因暴雨冲毁官道,麦种运输车需绕行三十里,预计延误三个时辰,部落待补地块若错过今日播种窗口,出苗率将下降四成】。
“这可咋整?晚三个时辰,土都要晒硬了!”巴图急得直搓手。陈禾盯着系统上的“区域地图”,手指快速滑动——界面上突然跳出一条浅灰色路线,标注着“牧民临时牧道,可通部落东侧地块”。
“有了!”陈禾立刻联系运输队:“别走官道,走东边的牧道,系统显示牧道虽窄,但牛车能过,还能近十里!”他又通过系统召集部落二十名牧民,带着铁锹、干草赶往牧道:“咱们先把牧道上的坑填上,铺些干草防滑,运输车一到就能直接拉到田里!”
牧民们跟着陈禾忙活,系统实时标注着需修补的路段,哪里坑深、哪里有碎石,都标得清清楚楚。两个时辰后,牧道修整完毕,运输车准时抵达,麦种刚卸车,陈禾就按系统给的“深浅标尺”(一尺长的木杆,标着“播种深度一寸”的红线),教牧民们精准下种。
夕阳西下时,五百亩待补地块全播完了种,子系统弹出提示:【麦种播种窗口期利用达标,预计出苗率92%】。巴图摸着刚覆上土的麦种,对陈禾叹道:“要是没你和系统找的近路,俺们这季的麦子就毁了!”
二、午时水车遇难题,林石改图纸适配
午时的工坊里,林石正带着部落工匠组装水车,可装到一半就卡了壳——漠北的木材比中原的硬,按原图纸钻的孔太小,齿轮转不动,工匠们拿着凿子急得满头汗。
“别凿了,改图纸!”林石点开子系统的“材料适配模块”,输入“漠北硬木”“齿轮孔径”等参数,系统立刻弹出修改方案:【将齿轮孔径扩大半分,齿牙角度从45度调整为60度,适配硬木传动】。
他照着系统生成的“修改对比图”,用炭笔在原图纸上标注改动处:“你们看,孔扩大半分,齿轮就能转了;齿牙改陡些,硬木也不容易崩裂。”工匠们按新尺寸重新加工,林石则在一旁用系统的“虚拟检测”功能,对着半成品扫描——哪里尺寸不对,系统就弹出红色提示,及时修正。
傍晚时分,第一台适配漠北木材的水车组装完成,架在河边一试,水流带动齿轮转得顺畅,比原图纸的水车效率还高了一成。林石拍着工匠首领的肩:“系统说,往后你们做农具,不管用啥材料,都能在上面查适配方案!”工匠们围着水车转,眼里满是欢喜,子系统同步更新:【完成漠北农具适配改良,解锁“地域材料工艺调整”权限】。
三、未时孩童染疟疾,苏瑾急寻药草救
未时,苏瑾正在部落里教妇女做艾草香囊,突然有牧民抱着孩子跑来:“瑾姑娘,娃烧得厉害,浑身发抖,是不是得了疟疾?”
苏瑾立刻放下香囊,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她用子系统的“病症扫描”功能对着孩子一扫,界面立刻显示:【确诊疟疾早期,需立即服用“青蒿汤”,当前部落药箱青蒿存量不足,系统已标记三公里外的“青蒿生长点”】。
“巴图首领,麻烦你派两个牧民,跟俺去采青蒿!”苏瑾抓起药箱,跟着牧民往系统标注的方向跑。路上,她点开系统的“青蒿识别指南”,给牧民看:“叶子像锯齿,开小黄花的就是,别采错了!”
到了生长点,三人按系统提示的“采叶留根”原则,快速采了足够的青蒿。回到部落,苏瑾按系统给的“熬煮火候”(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半个时辰),很快熬好了药汤,一勺一勺喂给孩子。
两个时辰后,孩子的体温降了下来,不再发抖。苏瑾又教孩子母亲用系统推送的“物理降温法”:“用温水擦孩子的额头、腋下,别盖太厚的被子。”她还在系统上建了“部落病患档案”,把孩子的病情、用药记录都记了进去,方便后续跟踪——子系统提示:【完成首例疟疾救治,解锁“边境急症应急处理”权限】。
四、申时交易起纠纷,陆明凭数据断是非
申时,部落的临时钱庄前吵了起来——牧民铁勒说用十只羊换了商户阿古拉的五十斤茶叶,阿古拉却不认账,说只换了三十斤,双方各执一词。
“陆小哥,你快评评理!”两人拉着陆明,都红着脸喊。陆明没急着断对错,而是点开子系统的“部落交易记录”——他早就让部落里有交易的人,在系统上简单登记“交易物、数量、时间”,哪怕是用牛羊换东西,也记下来。
“你们看,三天前午时,系统记录铁勒用十只羊换阿古拉的茶叶,当时阿古拉的儿子也在场,帮着搬了五十斤茶叶,还在系统上签了‘阿古拉家’的记号。”陆明指着系统上的记录,还有阿古拉儿子画的歪歪扭扭的记号,“而且阿古拉当天的茶叶库存,从一百二十斤变成了七十斤,正好少了五十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