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海扬帆凯旋归,登州百姓迎王师
二月初九寅时,载着倭首龟山丸的船队从隐龙岛启航,朝着登州方向驶去。旗舰“靖海号”的甲板上,龟山丸被铁链牢牢捆在玄铁柱上,昔日不可一世的倭国国王,如今蓬头垢面,眼神空洞——他看着远处渐渐清晰的中原海岸线,知道自己的末日已至。
叶峰站在船头,望着即将抵达的登州港口,手中紧攥着那枚刻有“倭王御赐”的玄铁令牌——这枚令牌,曾是倭寇作恶的象征,如今成了伐倭胜利的见证。“传令下去,船队减速,鸣号示意!”
午时三刻,船队抵达登州港口。港口内早已人山人海,百姓们扶老携幼,举着写有“欢迎王师凯旋”“斩倭靖海”的木牌,欢呼声震耳欲聋。被解救的中原女子与渔民们冲在最前面,看到甲板上被绑的龟山丸,纷纷指着他怒骂:“就是他!就是他率倭寇害了我们的亲人!”
叶尘率文武百官站在港口的“靖海台”上,身着玄色龙袍,目光锐利如刀。当叶峰押着龟山丸走上码头时,叶尘抬手,港口瞬间安静下来:“叶峰将军,辛苦你了!将士们,辛苦你们了!”
“陛下!”叶峰单膝跪地,声音带着激动,“臣幸不辱命,已生擒倭首龟山丸,荡平所有倭岛,从此中原海疆,再无倭寇!”
百官与百姓齐齐跪地,山呼“陛下万岁”,声音响彻登州城,连海面都泛起涟漪。
二、登州府衙审倭首,罪证昭昭判极刑
登州府衙的议事厅内,烛火通明。龟山丸被押跪在地上,面对叶尘与满朝文武,仍试图保持最后的体面,却难掩眼中的恐惧。叶尘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冷冷盯着他:“龟山丸,你率倭寇侵扰中原五年,屠我百姓、掳我女子、毁我家园,可知罪?”
龟山丸梗着脖子,嘴里嘟囔着倭语,不肯认罪。叶峰上前,将一叠罪证扔在他面前——上面有倭寇屠村的图纸、被掳百姓的名单、劫掠财物的清单,还有数十名幸存者的证词,每一页都浸透着中原百姓的血泪。
“你不认罪?”叶峰提起一名被倭寇活埋的孩童的遗物——一只小小的布老虎,“这个孩子,才三岁,被你的人挑在刀上玩耍,最后活埋!你敢说你无罪?”
龟山丸看着布老虎,身体开始发抖。被解救的中原女子李阿婆走上前,指着他的鼻子哭诉:“我的丈夫、儿子,都被你们杀了!我的孙女,才五岁,被你们掳走,至今下落不明!你还敢说你无罪?”
罪证确凿,铁证如山。龟山丸终于崩溃,瘫倒在地上,嘴里不停求饶。叶尘站起身,声音掷地有声:“倭首龟山丸,罪大恶极,罄竹难书!判——明日午时,于登州城楼下斩首示众,以告慰中原百姓冤魂!”
文武百官齐声应和:“陛下圣明!”百姓们在衙外听到判决,欢呼雀跃,纷纷奔走相告——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倭寇的首领,要为他的恶行付出代价。
三、更名东线定疆土,三年规划启重建
审判结束后,叶尘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倭岛的处置与重建事宜。叶尘指着沙盘上的七座倭岛,用红笔将它们统一标注为“中原——东线岛”:“从今往后,这些岛屿不再是倭人的巢穴,而是中原的东线屏障,定名‘东线岛’,纳入中原版图!”
父亲叶靖上前,躬身递上《东线岛三年重建规划》:“陛下,臣已拟定重建计划,分三步推进——第一年,完成基础防御与民生设施建设;第二年,组织百姓迁移,开垦土地;第三年,完善商贸与文化体系,让东线岛成为中原海疆的‘兴盛之岛’。”
叶尘接过规划,仔细翻阅,点头道:“此计划可行!具体安排如下:”
1. 防御工事建设:由叶峰率三千驻岛士兵,在东线岛的制高点修建玄铁箭楼与远程火炮阵地;海岸线修建青灰色石堤,刻“中原东线”四字,石堤下埋玄铁桩,深入地下十米,抵御风浪;岛屿间修建信号塔,确保通讯畅通。
2. 民生设施建设:由叶昭负责,调派中原工匠,在东线岛建造中原风格的四合院——屋顶覆青瓦,屋檐雕牡丹与龙纹,每户配备曲辕犁、纺纱机;修建学堂与医馆,学堂教中原文字与礼仪,医馆用中原医术为百姓治病;开凿水井、修建蓄水池,解决饮水问题。
3. 百姓迁移与开垦:由叶澜负责,从登州、泉州等地,组织五万百姓迁移至东线岛——优先安排曾遭倭寇劫掠的家庭,分配土地与房屋;提供种子、农具与粮食,指导百姓开垦荒地,种植水稻、蔬菜与果树;发展渔业,打造渔港,让百姓安居乐业。
4. 商贸与文化建设:由叶恒负责,在东线岛修建集市与码头,开通与中原内陆的海上贸易航线;修建“靖海祠”,供奉伐倭牺牲的将士,让百姓与士兵缅怀英烈;每座岛屿设立“中原文化坊”,传播中原的礼仪、习俗与技艺,彻底抹去倭寇的痕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