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114章 科举阅卷择先嫩个,矿治量产新甲胄

帝都吏治司的阅卷房内,烛火彻夜未熄。七位阅卷官围坐在长桌旁,面前堆着厚厚的考卷,正逐份审阅。柳若璃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份农科考卷,眉头渐渐舒展——正是李默的答卷,上面关于水稻改良的细节详实,连不同土壤的施肥差异都写得清晰,显然是真懂农事的实干之人。

“这份考卷要列为农科第一。”柳若璃将考卷放在桌上,语气笃定,“不是空谈理论,而是有实际经验,这样的人去地方管农事,才能真正帮到百姓。”

阅卷官们传阅着考卷,纷纷点头:“柳大人说得对,以前的考卷都是引经据典,没几句有用的,这份不一样,全是实打实的法子。”

林婉儿走进来,递上一杯热茶:“二嫂,已经审了三天了,选出多少合格的考生了?”

“文、武、农、工、商、医六科,共选出一百二十人。”柳若璃接过热茶,“其中农科和工科最多,有五十人,都是懂实务的,这正是我们要的。”她顿了顿,又道,“让这些考生明日来吏治司集合,我要亲自见见他们,再分配去处——农科的去各州府管农事,工科的去军器监和矿冶署,商科的去商会协助苏晴,医科的去惠民药局帮郑蓉。”

林婉儿领命而去。柳若璃看着桌上的考卷,心中感慨——这些寒门子弟,没有世家子弟的浮躁,多的是务实的心思,新政的吏治根基,总算有了第一批可靠的人。

与此同时,兵备司的冶铁工坊内,火光冲天。秦峰拿着一块新炼出的铁锭,对陈武道:“徐州新矿脉的铁矿品质极好,炼出的铁又纯又硬,现在每月能炼出三万斤铁,足够铸造五百副铠甲、两千把长刀!”

陈武走到铸甲炉前,看着工匠们将铁水倒进模具,冷却后取出的甲片泛着冷光。“试试这甲片的硬度。”他拿起一把长刀,对着甲片劈去——“当”的一声,长刀被弹开,甲片却完好无损。

“好!”陈武忍不住赞叹,“按这个水准,三个月就能给京营的两万士兵都换上新铠甲!另外,让军器监的匠人改良弓箭,用新铁做箭簇,增加射程和穿透力。”

秦峰点头,又递来一份账本:“吴莲大人已经把军饷和粮草都调配好了,铁矿的工人和工坊的匠人,每月的工钱都按时发放,大家干劲十足,还主动提出要加班赶工。”

“这就对了。”陈武道,“只要待遇到位,再给他们体面,他们就愿意为朝廷出力。等这批铠甲铸好,我奏请陛下,给工匠们评‘头等匠师’,让他们的名字刻在铠甲上——以后说起这些铠甲,就知道是谁铸的。”

匠人们听到这话,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激动地看着陈武——以前他们只是不起眼的匠人,如今能把名字刻在铠甲上,这是天大的荣耀。

傍晚时分,苏晴从江南回到帝都,直接去了民生司。苏瑶正在整理均田令的推行报告,看到她回来,连忙问道:“江南的均田令推行得怎么样了?商路和漕运都还顺畅吗?”

“一切顺利!”苏晴坐下,喝了一口热茶,“江南已经有十个州县推行了均田令,收回的田亩分给了两万多户佃户,百姓们都很满意。漕运也很顺畅,江南的丝绸、药材和北方的粮食、皮毛互通有无,商人们的生意比以前好了三成。”

她顿了顿,又道:“郑蓉姐姐在江南建了五个惠民药局,每个药局都派了医科的大夫,百姓们看病再也不用愁了。另外,我还和江南的商会约定,明年春天举办‘商货交易会’,让各地的商人都来交流,促进贸易。”

苏瑶笑着点头:“做得好!民生司的事千头万绪,多亏了你和晚清、郑蓉。等科举的新官员分配下来,就给你们派些帮手,分担压力。”

苏晴点头,看着窗外的天色:“时间不早了,我去吏治司看看柳若璃,问问科举的情况,顺便给新官员们安排些和商路、民生相关的差事。”

夜色渐深,吏治司的阅卷房依旧灯火通明,柳若璃在给新考生分配去处;兵备司的冶铁工坊,工匠们还在加班铸造铠甲;民生司的衙署,苏瑶和苏晴在商议明年的民生计划——新政的齿轮,在各方的努力下,正朝着盛世的方向,稳步前进。而那些即将走上岗位的新官员、日夜赶工的工匠、守护河堤的民夫,都是这盛世蓝图上,最坚实的一笔。

(本章完)

喜欢带着八位嫂嫂流放请大家收藏:(064806.com)带着八位嫂嫂流放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