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外郭的空地上,十几个工匠正拿着锄头和铁锹,清理着地面的碎石。这里是新科举考场的选址,柳若璃带着林婉儿,正对着图纸丈量场地。
“考场要建三十间考房,每间考房只能容一人,门窗要小,防止作弊。”柳若璃指着图纸上的标记,对工匠头目道,“考房旁边建三间监考房,还要挖一口水井,供考生和考官饮水。”
工匠头目点头应道:“柳大人放心,我们按图纸施工,一个月内保证完工,绝不耽误下月的科举报名。”
林婉儿看着忙碌的工匠,对柳若璃道:“二嫂,这次科举分六科,报考的人肯定很多,要不要多建几间考房?”
“不用。”柳若璃道,“先按三十间建,若是不够,下次再扩建。这次科举是新政的第一次选拔,重点是选贤能,不是凑人数。另外,你让人把科举章程贴在城门口,注明无论出身贵贱,只要年满十六,皆可报考,让更多寒门子弟知道。”
林婉儿领命而去。柳若璃站在空地上,望着远处的帝都城墙,心中感慨——废除世家举荐,推行科举,是为了给寒门子弟一条出路,也是为了让朝堂多些务实的官员。这条路虽然难走,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看到成效。
与此同时,雁门关外的草原上,马三带着五个斥候,正趴在草丛中,观察着远处的蛮族营地。营地内炊烟袅袅,不少蛮族士兵在操练,手中的兵器大多是锈迹斑斑的弯刀和弓箭。
“巴图这老小子,还在扩充兵力。”马三低声道,“不过看他们的装备,比去年差多了,应该是朝廷断了他们的粮草供应。”
一个斥候指着营地中央的大帐:“头,你看,那里有几个汉人,好像是朝廷派来的使者。”
马三眯起眼睛,仔细一看,果然看到几个穿着官服的人,正和巴图说着什么。“不好,皇帝肯定还在和蛮族勾结,想让他们偷袭雁门关,牵制我们的新政。”马三道,“我们得赶紧回去报信,让陈武将军加强雁门关的防御。”
几人悄悄撤离,朝着雁门关的方向疾驰而去。路上,马三写了一封急信,让一个斥候快马送往帝都兵备司。
傍晚时分,急信送到了陈武手中。陈武看着信,脸色一沉,立刻让人召集将领议事。“巴图和朝廷的使者勾结,肯定是想趁我们推行新政,偷袭雁门关。”陈武指着舆图上的雁门关,对将领们道,“我命令,立刻调五千士兵去雁门关,加固城墙,多备滚石和弓箭,另外,派十个斥候,日夜监视蛮族的动向,一有异动,立刻传信。”
将领们领命而去。陈武看着舆图,心中明白——新政推行的同时,绝不能放松边防,一旦蛮族入侵,不仅会影响新政,还会让百姓再次陷入战火。
此时的民生司,苏瑶正拿着兖州的勘田总结册,脸上露出笑容。“孙家的九百顷田亩,已经分给了清河镇的三百户佃户,每户分三亩,剩下的田亩作为官田,租给无田的农民,收取一成田赋。”苏瑶对叶晚晴道,“兖州的均田令已经推行成功,下一步可以在江南和徐州推行了。”
叶晚晴刚从黄河清淤工地回来,衣服上还沾着泥点:“大嫂,黄河的清淤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半,民夫们都很卖力,因为朝廷给的工钱足,管饭好。另外,我让人在河堤上种了柳树,既能固堤,又能美化环境。”
“做得好。”苏瑶道,“等清淤修堤完工,我们在黄河沿岸修几个粮仓,把多余的粮食储存起来,以防灾年。”
叶晚晴点头,又道:“对了,郑蓉姐姐派人来报,帝都的惠民药局已经接诊了上千个病人,药材供应充足,周边州县的百姓都来帝都看病,她想在各州府也建惠民药局,让更多百姓受益。”
“准。”苏瑶道,“让郑蓉拟个计划,需要多少药材和人手,民生司全力支持。惠民药局是新政的民生工程,越多越好。”
夜色渐深,帝都的三司衙署依旧灯火通明。吏治司在筹备科举考场,兵备司在加强雁门关的防御,民生司在推行均田令和惠民药局——新政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而在遥远的草原上,马三带着斥候,还在监视着蛮族的动向;黄河岸边的民夫,还在加班加点地清淤修堤——所有人都在为新政努力,为盛世的到来,添砖加瓦。
(本章完)
喜欢带着八位嫂嫂流放请大家收藏:(064806.com)带着八位嫂嫂流放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