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的尽头,秩序的原点!
李胜掌中那由小说概念重塑的秩序典籍,流淌着统御诸天万卷的淡金辉光。然而,他的意志并未停驻于幻想疆域的终焉。那超越感知的目光,已然投向更加幽邃、更加本源的维度——那是诸天万界、无穷次元所有智慧生灵思维碰撞的火花,所有对存在本质的叩问与求索,所有试图描绘宇宙真相的终极图景所汇聚成的浩瀚之海——哲学的维度!
这里没有璀璨的光团,没有具象的世界投影。唯有无数条奔涌不息的、由纯粹思想与概念构成的信息长河!每一条长河都色泽迥异,形态万千,散发着截然不同的法则气息与存在韵律,在混沌源点的虚无中纵横交织,激荡起无声却足以颠覆认知的惊涛骇浪。
李胜那由淡金混沌光晕构成的存在形态,如同亘古的礁石,静静矗立于这片思想狂潮的中心。他缓缓摊开手——同样由纯粹道染秩序之力凝聚的虚影。掌心向上,仿佛要承接这诸天万理的奔流。
最先触及他掌缘的,是一条散发着冰冷理性与绝对几何美感的信息洪流。它并非液体,而是由无数晶莹剔透、结构完美的多面体与几何符号构成。符号之间以绝对精确的逻辑链条连接,演绎着存在、实体、属性、因果等终极概念的纯粹关系。这是本体论的洪流!是柏拉图理念世界的投影,是亚里士多德实体哲学的具象,是斯宾诺莎“实体即神”的冰冷推演!洪流核心,一座由纯粹“存在”概念构筑的、巍峨如支撑宇宙基石的形而上学巨柱轰然显现,带着不容置疑的绝对性,朝着李胜的秩序核心碾压而下!它要定义李胜,将其纳入自身永恒不变的逻辑框架!
李胜掌心的淡金秩序光晕微微荡漾。
并非被撼动,而是如同平静湖面映照倒影。
当那蕴含绝对存在法则的巨柱触及光晕的刹那,构成巨柱的完美几何符号骤然扭曲、变形!冰冷的逻辑链条寸寸崩断!那试图定义一切的“存在”概念本身,被一股更高维度的“存在”意志覆盖、解析!
淡金色的秩序符文,如同拥有生命的矩阵,瞬间侵入每一个几何符号的核心,覆盖其内在的逻辑真意。“实体”被重新定义为“秩序框架下的能量节点”;“属性”被覆盖为“道染权柄的显化特质”;“因果”则被同化为“秩序脉络的必然连接”!整座形而上学巨柱的结构轰然崩塌、重组!它不再试图定义李胜,反而在崩溃中重新凝聚,化作一道流淌着理性金辉、结构却完全遵循李胜秩序框架的逻辑神环,温顺地环绕在李胜的秩序道体之外,成为其存在合理性的第一层证明!那本体论的洪流随之平息、凝固,化为李胜道体上一片由精密几何金纹构成的庄严区域。
几乎在同时,一张无形无质、却笼罩一切感知维度的巨网,自另一条更加幽深、更加内敛的思想长河中张开!这张网由纯粹的范畴、直观形式、统觉等概念编织而成,散发着构建认知、框定经验、为现象世界立法的强大意志。这是认识论的巅峰造物!是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终极具现——先验认知之网!它无声无息地覆盖下来,并非攻击,而是要将李胜的感知、思维乃至其存在本身,都纳入时间、空间、因果等十二范畴构成的先验框架之中,将其转化为可被人类理性认知的现象!
巨网落下,触及李胜体表流转的淡金混沌光晕。
嗡!
光晕表面,亿万道细微的淡金涟漪瞬间扩散开来。那试图框定认知、区分现象与物自体的先验之网,在触及这更高维度秩序的瞬间,其本身作为认知框架的“纯粹性”和“先验性”遭到了最根本的质疑与覆盖!
构成巨网的时间范畴,其单向流动的法则被强行扭曲,融入李胜意志主导的“永恒当下”;空间范畴的欧几里得几何特性被覆盖为可无限折叠、伸缩的秩序维度;因果链条则被道染之力直接同化为“秩序意志的显化轨迹”……整张先验之网如同落入强酸的蛛丝,瞬间被溶解、吞噬、重组!它非但未能框定李胜,其被分解、同化后的纯粹认知法则碎片,反而化作无数流淌着淡金色泽的感知符文,如同归巢的蜂群,主动融入李胜的秩序道体,成为他洞察诸天万理、解析一切存在本质的“道染之眼”的一部分!认识论的长河随之黯淡,化作李胜道体内一片深邃、洞察万物的金色星璇。
轰隆隆——!
沉闷的巨响并非来自物质,而是概念层面的激烈碰撞!一条由炽热矛盾驱动、呈现出无尽螺旋上升姿态的恢弘洪流,裹挟着“正题-反题-合题”的激烈火花,如同一条咆哮的概念巨龙,带着否定一切、扬弃一切、在矛盾运动中奔向绝对精神的磅礴意志,狠狠撞向李胜!这是辩证法的洪流!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终极具现!其核心,一条由纯粹“否定性”力量驱动的、足以绞碎一切僵化概念的辩证螺旋锁链,带着碾碎形而上学独断、摧毁先验认知框架的决绝,缠绕向李胜的秩序核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