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蓝色的光晕,如同一个坚韧而静谧的茧,将李文昊与紧抱着他的王文娟一同笼罩。
它并非坚不可摧的能量护盾,而更像是一种……概念性的隔绝。仿佛一层绝对零度的时光琥珀,在现实与更高维度的窥探之间,凝结出了一道薄却难以逾越的屏障。
“摇篮”主体那无形无质、旨在解析与溯源的精密扫描波,撞击在这道得到了“长眠回响”无形加持的静滞壁垒上,如同最锋利的探针试图刺入一颗密度无限大的中子星表面,所有的信息攫取与频率分析企图,都被那极致的“静”与“凝”所吞噬、消散、归零。
扫描,被强行中断了。
平台之上,短暂的死寂再次降临。只有那冰蓝光晕稳定地散发着微光,以及地底深处那仿佛被触怒后、变得更加低沉而威严的“长眠回响”嗡鸣,在无声地诉说着刚才那场发生在微观与维度层面的短暂交锋。
董立杰和刘怡萱大气不敢出,虽然无法完全理解发生了什么,但那瞬间弥漫开的、令人灵魂冻结的被窥视感以及随后冰蓝光芒的骤然爆发,让他们清晰地意识到,又一次无形的、却可能更加致命的危机,刚刚与他们擦肩而过。
王文娟紧紧抱着李文昊,她能感觉到那冰蓝光晕并非冰冷的防御,其中流淌着一丝与李文昊体内那微弱脉动同源的、带着契约气息的温暖,以及一种更加古老、更加厚重的、仿佛来自大地之母的沉静守护之力。这力量让她因恐惧而战栗的心稍稍安定,却又因这未知的庇护而感到更深的不安。
深渊缺口处,“守望者”的低语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一丝难以掩饰的震动。
[…扫描波……被完全阻隔……阻隔能量签名分析……高度匹配‘基石’底层‘绝对静滞’特性……并混合……未知‘契约’变体频率……]
[…结论:……‘长眠者’的回响……正在以超越协议记录的方式……主动干预……庇护目标个体……]
[…逻辑重构:……目标个体(李文昊)与‘基石’/‘长眠者’的关联性……远超初始预估……]
[…风险重估:……任何针对该个体的外部干预……都可能引发‘基石’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甚至……加速‘长眠者’苏醒进程……]
[…建议:……最高级别谨慎……暂停一切直接干预尝试……转为观测与……策略分析……]
“守望者”显然被“长眠者”这前所未有的主动干预行为震惊了。它似乎将李文昊的重要性与危险性同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投鼠忌器,不敢再轻易动作。
而那遥远维度之外,“摇篮”主体的冰冷意志,在扫描被强行阻断后,陷入了更长久的……沉默。
但那沉默,并非放弃。
而是一种……策略的转换。
[…高阶扫描受阻……原因:……目标受到‘基石’底层静滞力场庇护……强度异常……]
[…初步分析:……庇护力场蕴含‘摇篮’终末频率残留(源自目标)、‘守望者’契约频率(微弱)、以及‘基石’本源静滞特性(主导)……三者以未知方式混合……形成‘信息黑洞’效应……]
[…直接信息攫取……在当前条件下……效率低下……且可能持续引发‘基石’反制……]
[…策略调整:……启动‘环境共振’协议……]
[…目标:……绕过直接扫描……通过监测并模拟‘基石’环境波动(长眠回响)……间接推演目标内部状态及混合频率生成机制……]
[…执行……]
一种全新的、更加隐蔽、迂回的探测方式,被启动了。
它不再试图强行穿透那静滞壁垒,而是如同最耐心的捕食者,开始倾听和模仿起周围环境的“声音”——那从地底深处传来的、沉凝的“长眠回响”的嗡鸣。
无形的感知触须,以极其精妙的方式,开始与那弥漫在整个平台的“沉凝之静”产生极其微弱的同频共振,试图从中解析出关于那静滞光晕内部、关于李文昊状态的间接信息。
这仿佛一场无声的棋局,“摇篮”在两次直接行动受挫后,落下了一子更需耐心和计算的“暗棋”。
平台上的众人,包括“守望者”,暂时都未能察觉这悄然改变的策略。那“环境共振”过于微妙,几乎与背景的“长眠回响”融为一体。
然而,或许是“摇篮”这极其精密的“环境共振”协议,其运作时产生的、那试图与“基石”波动同频的微弱能量涟漪,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外部刺激……
又或许,仅仅是时间到了……
地底深处,那“长眠回响”的嗡鸣声,在短暂的、带着威严不悦的激荡后,并未平息,反而……逐渐发生了变化。
那声音中的疲惫感似乎稍稍褪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清晰的律动。
仿佛那颗沉睡的古老心脏,在翻身后,开始更加有力地、缓慢地……搏动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