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照片,朱棣端详着相片中那个气宇轩昂的年轻人,不禁心潮起伏——这当真是本王?何先生的宝贝果真层出不穷!
何秋笑道:“殿下不妨多拍几张,待年华老去时,再看看年少英姿,别有一番趣味。”
“正合孤意!”朱棣爱不释手,这一路上竟是迷上了摄影,四处取景。原本月余便可走完的行程,硬是走了一个半月才抵达应天。
何秋望着颈挂相机的朱棣,心中暗忖:这般改变是否太过?若让燕王成了个醉心生活的闲散王爷,将来小皇帝削藩时他不再起兵,又当如何?
这日正行进间,忽见几个狼狈不堪的行人,脸上血迹斑斑,神色惊惶。马和策马上前询问。
片刻后马和回报朱棣,原来前方有伙土匪占山为王,祸害乡里。
这些逃出来的百姓本是迎亲队伍,接了新娘子返程时遭遇土匪。新郎当场逃窜,新娘的兄长上前阻拦被一刀毙命,新娘与弟弟皆被掳上山寨。土匪放话要赎金才放人。
朱棣听罢叹息不已。
大明立国多年,匪患犹未平息。但他并无插手之意,对何秋道:
“先生有所不知,按他们所说,新娘在山上过了一夜,清白定然不保,救回来又有何用?况且父皇命我们速速进京,耽搁不得。”
马和等人纷纷称是。
何秋却道:“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剿灭这伙土匪不过举手之劳。若殿下觉得耽误行程,我独自前去便是。”
朱棣闻言深感惭愧,决意与何秋同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小王受教了!来人,随何先生一同 ** ,还百姓公道!”
当即问明路径,整装出发。
土匪的据点位于老鹰涧,地势险峻。每逢官兵围剿,他们便四散隐匿,待官兵撤离后又重新聚集,令人束手无策。
何秋认为 ** 人多反而碍事,打算独自前往。他自信身披钢铁战甲,土匪绝无可能伤他分毫。但朱棣执意同行,最终三人轻装简从,前往匪巢。
行至半山腰,他们发现了土匪布置的哨岗——明哨靠在山石旁打盹,暗哨藏身树丛。这般安排本可及时发出警报,却瞒不过何秋。他借助热成像夜视仪锁定目标,用消音 ** 悄无声息地解决了两人。
三人长驱直入匪窝,只见众匪醉酒酣睡。山神庙大殿中篝火熊熊,烤肉飘香,却不见人质踪影。何秋用电击枪制服匪众,铐住了首领。
“昨日掳来的新娘和她弟弟在何处?”
匪首双眼赤红,狞笑道:“那姑娘家里穷,弟兄们玩完就扔下山涧了。至于她弟弟——”他朝火堆上的烤肉努嘴,“正在这儿烤着呢,滋味不错!”
朱棣闻言胃里翻江倒海。何秋怒极,给匪首注射了增强痛觉的药物,继而施展精湛刀工,将他身上的肉片片割下炙烤,再逼他自行吞食。起初匪首强装镇定,待火烤的皮肉送入喉中,终是惨嚎不止。
土匪虽然 ** 不眨眼,可那都是对别人,轮到自己时依然贪生怕死。
这时候马和在殿内土匪抢来的财物中发现一封信。
“王爷、何先生,请看!”
朱棣接过信一看,竟是蓝玉派人勾结土匪,计划在一处名为“一线天”的险要地势伏击他们。
土匪熟悉地形,蓝玉的人则负责出手袭击。
朱棣读后惊出一身冷汗。若不是随何秋上山,明天必会在一线天遭蓝玉埋伏、全军覆没。
果然是善有善报!
此时朱棣也顾不上恶心,对土匪的恨意更加强烈,甚至亲自动手折磨他们,手段比何秋还要狠厉。
第122章 酷刑
朱棣气得满脸通红,咬牙切齿道:“先生之前不是提过一种剥皮的刑罚吗?今天就在这群人身上试试!”
这些土匪残害的都是他大明的百姓,甚至还 ** 。如今并非乱世,只能说明他们已经丧尽天良。
何况他们还企图刺杀他这个大明燕王——朱棣现在动不了蓝玉,难道还惩治不了这群土匪吗?
何秋听了也有些惊讶,没想到燕王竟有如此狠绝的一面。不过转念一想,这位未来的明成祖本就是马背上的帝王,心肠自然不会太软。
朱棣对马和等人下令:“去,挖几个坑,把他们埋进去,只露出头。”
然后转身对何秋说:“先生若看不下去,可暂且回避。等我处理完,再商议后续。”
何秋却摇头,冷冷一笑:“不必麻烦,我就留在这儿,亲眼看着这群畜生怎么死。”
马和带人将土匪埋进土坑。土匪们开始慌了——他们不怕一刀毙命,但这般折磨实在难熬,于是有人求饶,有人怒骂。
朱棣一言不发,冷冷盯着他们。何秋拿出随身带的蜂蜜交给马和,从容地看着这群人渣受刑。
马和依何秋先前所说,在土匪头顶割开小口,浇上蜂蜜,引来大群蚂蚁。
何秋又怕他们咬舌自尽,便让马和用臭袜子塞住他们的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