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4日,阿塞拜疆巴库的清晨,海风带着里海特有的咸腥气息,吹拂着这座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风暴的城市。与昨日埃里温的全民悲恸不同,巴库的氛围更加复杂,混合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隐约的不安以及对未来的茫然。
在市中心的总统府前广场及毗邻的自由广场上,一场经过精心编排的仪式正在准备中。广场四周戒备森严,但并非战时那种剑拔弩张的状态,更多的是仪式性的警戒。大批媒体记者早已架设好长枪短炮,镜头焦点对准了广场中央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和阿塞拜疆国旗。
上午九时整,阿塞拜疆总统与俄罗斯联邦国防部副部长并肩走上主席台。总统穿着深色西装,表情管理得恰到好处,既有对国家度过危机的凝重,也有一丝主权得以保全的释然,但眼底深处或许还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屈辱与无奈。俄副防长则是一身笔挺的俄军将官礼服,胸前勋章闪耀,神情沉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是胜利的仲裁者,也是秩序的恢复者。
军乐队奏响阿塞拜疆国歌和俄罗斯国歌。歌声回荡在广场上空,气氛庄重而微妙。
阿塞拜疆总统首先走向话筒,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广场,也传向全国直播的电视屏幕:
“亲爱的公民们!在过去几天里,我们的国家经历了一场由叛国者亚历山大及其团伙所引发的严峻考验。他们试图将国家拖入战争的深渊,颠覆合法的秩序,其行为是对阿塞拜疆主权和人民利益的严重背叛!”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现场的人群和镜头,语气加重:“在此危急存亡之际,为了迅速平息叛乱,避免国家陷入更大的灾难和无谓的流血,我国政府依据《集体安全条约》及双边协议,向我们的战略伙伴——俄罗斯联邦——请求了必要的军事援助。”
他转向俄副防长,微微颔首:“俄罗斯联邦及时、高效且负责任的回应,为我们粉碎叛乱、恢复秩序提供了决定性的支持。对此,阿塞拜疆共和国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的感谢!”
这番定调子的讲话,将俄军的介入彻底合法化、正当化,将所有罪责牢牢钉死在亚历山大身上。
最后,他郑重宣布:“现在,我正式宣布,叛乱已被彻底粉碎!自即刻起,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共和国全面停火协议正式生效!我国武装力量将停止一切进攻性军事行动。我们将致力于通过和平对话与谈判,解决与邻国的争端,共同维护高加索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接下来,俄罗斯副防长发表了简短有力的讲话。他强调了俄罗斯与阿塞拜疆的传统友谊和战略伙伴关系,表示俄罗斯的行动“严格遵循了国际准则和盟友的请求”,“唯一目的是帮助阿塞拜疆人民维护国家稳定与主权完整”。他最后表示:“随着任务的圆满完成,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协助维和部队,将开始撤离阿塞拜疆领土。”
撤军信号发出。
只见广场附近街道上,以及更远处的巴库国际机场方向,早已准备就绪的俄军部队开始了撤离行动。
一队队身穿蓝色贝雷帽、海魂衫的俄罗斯空降兵(VDV)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等候的军用卡车和装甲运兵车。他们的装备整齐,士气高昂,动作干净利落,展现出顶级强军的专业素养。坦克和步兵战车的发动机轰鸣响起,排成纵队,缓缓驶向里海港口方向,准备装船。
在巴库国际机场,巨大的伊尔-76和安-124运输机引擎已经启动,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地勤人员忙碌地进行着最后的检查。一队队完成集结的俄军士兵,开始有序登机。
空中,担任护航任务的俄军苏-27战斗机编队最后一次低空通场,掠过广场上空,然后拉起机头,向着北方俄罗斯的方向飞去,消失在云端。
整个过程高效、迅速、秩序井然,充满了力量的展示与控制力。这既是一次撤离,也是一次无声的威慑,提醒着所有人俄罗斯在该地区存在的分量。
广场上和阿塞拜疆各地通过电视观看的民众,反应各异。有人默默注视着,松了口气;有人表情复杂,窃窃私语;也有人对俄军的离去感到些许不安。但无论如何,战争的直接威胁确实随着军靴的步伐和飞机的远去而逐渐消散了。一种脆弱的、却真实的和平,开始降临这片土地。
喜欢沙海龙蛇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沙海龙蛇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