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5日,沙西兵工厂的深夜,只有热列茨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一盏昏暗的白炽灯悬在房梁上,桌边还放着一盏煤油灯,昏黄的光透过灯罩,落在满桌的军事杂志上——有从坦桑尼亚淘来的《简氏防务周刊》,有封面卷边的《军事检阅》,还有几本印着俄文的三流杂志,纸页都泛着黄。
热列茨坐在铁皮椅上,后背靠着冰冷的铁柜,手里攥着一支铅笔,笔尖已经被啃得坑坑洼洼。他面前摊开的是一本美国《简氏防务周刊》,上面印着M1A2坦克的剖面图,他用红笔在上面画满了圈:“装甲厚度600毫米,复合装甲材质没写……发动机功率1500马力,型号保密……”
桌子底下的烟灰缸早就满了(作者注:吸烟有害健康,未成年人禁止吸烟),烟蒂堆得像座小山,旁边的搪瓷杯里,骆驼奶凉得结了层膜,他却一口没碰。从傍晚到现在,他已经看了八本杂志,眼睛里布满血丝,连眨眼都觉得干涩,可手里的笔却没停过——遇到有用的信息,就赶紧记在旁边的草稿纸上,哪怕只是一句“沙漠地形需加强履带防滑”,他都怕漏掉。
“怎么还是没说关键技术?还是,没有解决我们短板的方式。”热列茨把杂志扔在桌上,声音里满是烦躁。他拿起一本俄文杂志,里面印着T-72坦克的照片,可翻了半天,只有些无关紧要的性能参数,连发动机的核心结构都没提。他气得捶了下桌子,煤油灯晃了晃,灯芯爆出火星,落在草稿纸上,烧出一个小黑点。
他突然想起在坦桑尼亚生产线的场景——工程师拿着苏联老图纸,死板地复制,连履带材质都不敢改。当时他还觉得人家死板,可现在看着手里的杂志,他才明白,外面的技术哪有那么容易学?真正的核心技术,从来不会印在公开的杂志上,那些花花绿绿的纸页,不过是给外人看的“门面”。
“咱们金沙,难道只能靠自己摸索?”热列茨靠在椅背上,看着天花板上的铁架,心里满是焦虑。兵工厂的工人们还在等着他带回技术,陈默总统坐在农场里还惦记着坦克的进展,百姓们更是盼着有了好坦克,再也不用怕刚果的轰炸。可现在,他手里只有一堆没用的杂志,连个靠谱的发动机改进方案都找不到。
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里的风沙吹进来,带着沙枣林的凉意。远处的兵工厂车间里,还能看到几盏灯亮着——是副总工带着几个工人,还在给坦克焊外壳。热列茨想起白天副总工跟他说的话:“热列茨主管,咱们的坦克就差发动机了,你要是能找到改进技术,咱们下个月就能试跑!”
他攥紧了拳头,心里的不甘压过了焦虑。“不行,不能就这么放弃!”他转身回到桌前,重新拿起杂志,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要把有用的信息挖出来。他拿出放大镜,对着杂志上的坦克照片仔细看,连履带的纹路、发动机舱的缝隙都不放过,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天快亮的时候,热列茨终于在一本三流俄文杂志的角落,看到一行小字:“亚美尼亚境内存有前苏联T-62坦克库存,有一些国际采购商低价买回,进行多次拆解研究。”他赶紧用铅笔把这句话圈起来,激动得手都抖了——亚美尼亚!他之前查过,那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解体后留下不少旧坦克,管制还松,说不定真能找到有用的技术!
他把这句话抄在草稿纸上,反复看了好几遍,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窗外的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沙枣林里传来了鸟鸣声。热列茨伸了个懒腰,虽然一夜没睡,眼睛又酸又涩,但心里的焦虑却少了很多。他知道,这只是一个线索,但至少,他找到了新的方向。
“等着我,”他对着窗外的兵工厂小声说,“我一定会把技术带回来,让咱们的坦克跑起来!”
喜欢沙海龙蛇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沙海龙蛇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