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沙西市安保队营地。
2005年5月的清晨,沙西市的安保队营地,枪声打破了宁静——不是造反的枪声,是陈默带着安保队员练枪的声音。
营地设在沙西市工厂的后院,以前是鲁迪的私兵驻地,现在成了金沙会唯一的武装中心。陈默站在靶子前,手里握着杰克送的步枪,对着50米外的沙堆开枪,子弹精准地打在画着“骆驼”的靶子上。
“都看好了!”陈默转身,对着列队的安保队员喊,“以后你们不是‘私兵’,是‘金沙会护卫队’——任务不是抢地盘,是保护百姓,保护粮站和作坊。谁再敢像老王那样造反,或者欺负百姓,就别怪我不客气!”
队员们齐声喊“是”,声音比以前整齐多了。这些队员里,有以前的私兵,有沙东市的农民,还有沙西市的工人,都是陈默亲自挑选的,每人发了一套旧迷彩服(杰克送的),一支步枪,每天早上训练,下午要么巡逻,要么去帮百姓干活。
“还有件事。”陈默拿出一张名单,上面是鲁迪当年派到境外的雇佣军——一共30人,分散在刚果和安哥拉边境,帮着守铁矿、运物资,内战时没回来。“现在给你们三天时间,用无线电联系他们,让他们回来——回来的,给5袋麦子,分一块地;不回来的,就当自动脱离,以后跟金沙会没关系。”
安保队队长接过名单,皱了皱眉:“老会长,他们有些人在边境赚了钱,怕是不愿意回来。”
“不愿意也得劝。”陈默说,“境外太乱,雇佣军早晚被人吞了。回来,至少有饭吃,有地种,比在外面当枪靶子强。”
接下来的三天,安保队每天用无线电联系境外雇佣军。果然,有10人不愿意回来,说“边境能赚美元”;剩下的20人,要么是想家,要么是在边境受了欺负,都答应回来。
5月中旬,20个雇佣军骑着骆驼回到沙西市。他们大多晒得黢黑,身上带着伤,手里还握着鲁迪给的旧枪。陈默亲自去接他们,给每人发了5袋麦子,又带着他们去沙东市的荒地——那里有几百亩没开垦的土地,以前因为缺水没人种,现在陈默让人修了条简易水渠,引沙东市的泉水过来,准备让雇佣军开垦。
“以后你们就住这儿,”陈默指着荒地边的临时帐篷,“每天开垦荒地,种麦子、种玉米,收成的一半归你们自己,一半交粮站。你们懂打仗,开垦的时候要是遇到野兽,就负责保护大家。”
一个叫雇佣军愣了愣:“老会长,我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种地的……”
“打仗能当饭吃?”陈默看着他,“老王的私兵会打仗,最后还不是饿肚子?现在金沙会要的不是能打仗的,是能干活、能保护百姓的。你们要是愿意种地,以后就是金沙会的人;不愿意,就带着麦子走。”
他看着身边的同伴,又看了看荒地边的水渠,最终点了点头:“我种。”
其他雇佣军也跟着点头——他们在边境见够了厮杀,现在有地种、有饭吃,比什么都强。
接下来的日子,雇佣军们拿起锄头,跟着沙东市的农民学开垦。一开始他们还不习惯,锄头握不稳,地里的石头总硌到脚,但慢慢也上手了。雇佣兵蒙塔以前是猎人,还带着人在荒地周围设了陷阱,抓了几只野兔子,分给大家改善伙食。
陈默偶尔会去荒地看他们,看到雇佣军们跟农民一起干活,有说有笑,心里很踏实。他知道,把武装从“战斗”转向“生产”,是对的——金沙会现在需要的不是战争,是粮食,是能让百姓活下去的土地。
“老会长,”蒙塔拿着一把刚成熟的豌豆,递给陈默,“这是咱们自己种的,您尝尝。”
陈默接过豌豆,放进嘴里,甜得发脆。他看着眼前的荒地,已经开垦出了几十亩,种上了玉米和豌豆,绿油油的一片。远处,护卫队在巡逻,作坊里传来打铁的声音,百姓们在田埂上唱着沙漠小调。
他突然想起当年在死驼谷,四个人抢泉眼的日子。那时候他们只有一把刀,现在有了土地,有了武装,有了能活下去的希望。虽然陈默市还是废墟,虽然外面还有美国人、坦赞两国的威胁,但至少,金沙会的根还在,人还在,这就够了。
喜欢沙海龙蛇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沙海龙蛇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