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算计他,为何不使些手段?偏要直接动手,甚至派出暗卫。
这般莽撞行事,对他毫无益处。即便灭了王家暗卫,又有何用?
显然,王家并非合格的工具人。
既不愿为他所用,又妄图毁他前程,他自然不会手软。
此番回京,王家只有两条路——要么乖乖替他铺路,要么承受他的报复。
“王子腾,但愿你还值得利用,否则……”
这是他的首要目标。
其二,则是修仙之事。
如今,他已掌握月光呼吸法四重境界的秘籍,但若要修至圆满,恐怕百年难成。
想要突破桎梏,唯有仰仗贾敬。
“不知这位敬大伯能否指点一二?正好顺路,便去玄真观走一遭。”
思及此,他登上马车,朝神京城驶去。
临近玄真观时,车窗外传来一阵马蹄声。
抬眼望去,竟是贾宝玉、贾瑞等人策马而来,兴致勃勃地谈论着 之事。
贾宝玉更是扬言要在山中寻得祥瑞,献给皇帝。
“颜二哥能献祥瑞,我贾宝玉亦可!”
马车内,贾颜摇头失笑,与他们擦肩而过。
他懒得理会这群人。
贾宝玉素来鄙薄功名,如今竟也凑起热闹。
祥瑞若真这般易得,岂非人人皆可封侯拜相?
贾颜不再多看,径直来到玄真观门前。
下车后,他命人叩响观门。
一名小道士开门见是他,顿时喜形于色。
“爵爷光临,快请进!您是来寻敬大老爷的吧?小的为您引路。”
“有劳。”
他吩咐护卫在外等候,独自随小道士入内。
穿过曲折回廊,终至贾敬院前。
然而,院中景象却让他眼皮一跳。
这位敬大老爷,玩得可真够花的。
此刻他才恍然——难怪观中道士皆称其为“敬大老爷”。
院落内。
贾敬正与几名小道童推杯换盏。
若仅是寻常饮酒倒也罢了,偏生几人勾肩搭背,举止亲昵,场面着实不堪入目。
贾颜清了清嗓子以示提醒。
贾敬闻声抬头,先是一怔,继而笑道:原来是颜哥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说话间仍搂着两名道童,毫无避讳之意。
贾颜强忍不适,恭敬作揖道:侄儿近日于修道一途偶有所得,特来向敬大伯请教。若您不便,改日再来叨扰。
贾敬闻言双目放光,当即松开怀中道童起身:巧得很!老夫近日亦有所悟,正好与你切磋一二。
随我去丹房,正巧有炉丹药将成,让你开开眼界。
二人行至丹房,两名道童急忙行礼。其中一人禀道:大老爷来得正好,丹火已足,即将开炉。
做得不错。贾敬紧盯丹炉,待验过成色,重重有赏。
贾颜好奇观望,暗忖这丹炉莫非真能炼出传说中飞天遁地的灵丹?若果真如此,这位大伯倒真有几分本事。
正思量间,贾敬突然抄起铜锤轻叩炉壁。炉盖应声微启,一股热浪喷涌而出。
快取模具!贾敬急声道,趁热定型!
只见两名道童架起木梯攀至炉顶,手持铁钩探入炉中,陆续钩出十个陶罐。
回大老爷,此番十罐俱全,无一破损。
贾敬喜形于色:好!重重有赏!速取工具来,这次定要多制些丹丸。
贾颜站在一旁,瞠目结舌地看着三人从罐中取出银黑色的黏稠物,揉搓成一颗颗龙眼大小的丹丸。十罐原料竟制出了三百余粒丹药。
望着那些泛着金属光泽的药丸,贾颜虽见识不多,却也认出其中掺杂了水银。这种剧毒之物即便含量再低,长期服用也足以致命。但见贾敬满脸狂热地捧着丹药,一副急不可耐要吞服的模样,贾颜终究没有开口劝阻。
此刻他忽然明悟,贾敬之死未必全因秦可卿之事。这般日日服食毒丹,怕是自己就能要了性命。不过这些与他无关,此来只为求得修炼诀窍。
待炼丹完毕,他立即上前贺道:恭喜大伯丹成!一炉炼就这般数量,足见您道法精深。侄儿跟随您修行真是三生有幸。只是近日修炼月光呼吸法时,虽觉有月华入体,却缓慢得几不可察。还望大伯指点迷津,助我提升修炼速度。
贾敬正沉浸在炼丹成功的喜悦中,闻言更是开怀。那呼吸法他早年也曾尝试,自然知晓其中门道——初修者总会产生灵力入体的错觉。这小子定是与自己当年一样,陷入了美妙的幻觉。
想到此处,贾敬眼中闪过精光。这正是天赐良机!若能让这小子痴迷修道,便可耽误皇命,疏远公主。待其拒绝朝廷封赏之日,便是爵位不保之时。届时再将公主许配给贾蓉,待太上皇重掌大权,宁国府自当东山再起。
念及此,他忍痛取出一只朱红葫芦,内盛百枚丹药,郑重递给贾颜:不想贤侄竟有如此天赋,初修便得气感。然修道贵在持之以恒,你这般进境已属难得。
“看来你确实有修炼的天赋,不过初期仅靠吸收天地间的灵气,进展会十分缓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