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既然牵扯到老爷和族长,他们哪敢再多嘴?
只能等日后向太太禀报了。
望着贾颜的背影,三人不约而同露出羡慕的神色。
他们费尽心思才谋到这份差事,可这位公子呢?
即便再落魄,终究是国公府出来的。
太太主动送铺子,还能从扬州来的林姑娘手里接下产业。
他们早从贾家下人口中打听到,这位林姑娘家底丰厚,据说将来的嫁妆能有几百万两。
这可是活财神啊!
替她打理产业,油水岂会少?绝对丰厚得很!
可这样的美差,这位公子竟因族长一句话,说放手就放手了。
“换作是我, 也不听族长的!能给林姑娘当管事,一年得赚多少啊!”
“废话!谁舍得放弃?也就咱们这位颜公子了。听说他从小就这样,特别听劝,尤其是长辈的话,说什么信什么。以前只是听说,今儿可算见识了。”
“可不是嘛!我打听过了,咱们这位公子之前听他那几个奴才的怂恿去 ,一直输钱。好不容易练出本事,一天就赢了四千两,结果太太说不准 ,他立马就收手了。”
“啧啧,换作是我,早就练出本事来了,天天去赚个盆满钵满。”
“别说这些没用的了,还是想想怎么向太太交差吧。太太让咱们找机会劝他几句,给他下个套,可到现在连边都没挨上。”
“这不是一直没碰上吗?今儿他既来了,说什么也得给他出个主意,好叫太太知道咱们不是吃干饭的。”
“正是这话,等他出来前必须想出个章程来。”
往屋里走的贾颜听到这儿,嘴角不由翘了起来。
留着他们不就是为了多听些么?
果然没白留这些人。
可别叫我失望啊。
想着已迈入里间。
倪二闻声抬头,见是贾颜,赶忙起身行礼:
公子来了。
不必多礼。今日来是有事相托。
公子尽管吩咐,倪二定当竭力。
不必紧张,小事一桩。你人面广,帮我散个消息——就说我贾颜尚未娶亲,就在宁国府隔壁养了个外室。
倪二大惊:公子三思!这等传言无论真假,都有损清誉啊!
贾颜轻笑:我自有分寸。你只需让宁国府管事听闻即可,过后不必再传,于我不妨事。
倪二松了口气,拱手道:公子既已考量周全,倪二照办便是。
铺子就交给你了。过些时日我送批好货来,保管盈利。你若做得好,日后置办田庄商铺,都交你打理。
谢公子栽培,倪二定不负所托。
好,你忙吧,我先走了。
贾颜拍拍倪二肩头,转身离去。
倪二目送公子出门,便收拾文书,准备先去办事再回来钻研。
外间三人见贾颜出来,立即堆笑迎上。
三位有事?
贾颜暗自期待他们能指点迷津。
果然一人开口道:公子明鉴,我等见您有意经营,想将铺面做大,特来献计。
正是。公子若要扩展买卖,将来少不得要多招揽人才。尤其咱们这文房铺子,更需手艺精湛的师傅。
说得是。公子若买些会制笔、研墨、雕砚,甚至造纸的匠人,既能省下本钱,又能货真价实,何愁销路?
【提取一条充满恶意的建议:购买制作笔墨纸砚的工匠,触发良性逆转,奖励未来购买此类工匠时,前十名人才将誓死效忠。】
贾颜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先前贾珍的建议,不过是让他得到几个绝对忠心的外室,而这些外室还需贾珍主动送来。
至今,也仅有一个喜鹊儿。
如今这三人的提议,却能让他直接收获四十名忠心耿耿的手下。
这对他而言,无疑是意外之喜。
“你们说得有理,店铺日后必然扩张,确实该多添些人手,尤其是笔墨纸砚的工匠,更需多买些。”
“正如你们所言,若店铺能自行制作笔墨纸砚,便无需外购,省下大笔开销,且品质更有保障,真正做到物美价廉,定能吸引更多顾客。”
“你们三人有心了,我这就去采买工匠。”
他刚转身欲走,却又猛地停住,回头瞪着三人,没好气道:
“你们这是在戏弄我?明知我如今囊中羞涩,拿什么去买人?”
三人本欲提醒,见他反应过来,顿时面露喜色,连忙道:
“公子手头紧不打紧,您毕竟是荣国府出来的,回去借些银钱便是!”
“正是!公子眼下虽缺银子,等店铺盈利自然宽裕,先借来周转,日后归还便是。”
“公子方才所言极是,有了自家工匠,店铺才能壮大。前期投入不妨借贷,赚了再还,合情合理。”
【提取一条充满恶意的建议:向荣国府借钱,触发良性逆转,借款人将意外拿出所借银钱的百倍以上银票,且兑换时无人察觉。】
贾颜原本打算向林黛玉借钱,免得丢脸。
可看到逆转结果后,他当即改了主意——必须去找嫡母王夫人借这笔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