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猛地睁眼,一只手抓住了床边的铁棍。
他坐起来,脑袋还有点沉。雨声小了,但没停,工棚顶还在滴水,一滴一滴砸在铁皮桶里。陈浩已经站在门口,披着湿外套,手里捏着半截铅笔头,在本子上画了几道线。
“裂缝又长了。”他说,“娜娜刚报的,现在一点八米。”
苏珊从角落站起来,揉了揉眼睛。她头发乱糟糟的,衣服也没换。昨晚她守到两点,记完最后一组位移数据才躺下。
娜娜站在窗边,镜头对准北侧围墙。她的声音很平:“土壤含水量持续上升,边缘有轻微塌陷。按当前速度,七天内可能出现结构性破坏。”
“那还等什么。”陈浩合上本子,转身就往外走,“调水泥,架支架,先把缝堵了再说。”
外面泥泞一片。四个人踩着碎砖走到裂缝位置。那道口子横在地上,像被谁用刀划开的一样。边缘的土松得厉害,轻轻一碰就往下掉。
陈浩蹲下,用手抠了抠裂缝两边。“这要是再下雨,整段墙都得歪。”他抬头看卡尔,“你去仓库拉两袋快干水泥,再拿三根金属桩。咱们今天就把这事搞定。”
卡尔没动。
他看了看苏珊。
苏珊摇头:“不能直接填。”
陈浩皱眉:“啥?”
“我们不知道下面有没有空洞,也不知道水是从哪儿来的。”苏珊语气很稳,“如果只是表面封住,底下还在冲刷,压力积起来,迟早会炸。”
“炸就炸呗。”陈浩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泥,“大不了重来。可要是现在不动手,明天这儿塌了,咱们连重来的机会都没有。”
“那你这就是赌。”苏珊盯着他,“拿整个基地的地基去赌一个‘先堵住’?”
“我不赌。”陈浩指了指地面,“我是干活的。问题是摆在眼前的,我就得处理。你不让我动手,总得给个能动手的理由吧?”
“理由是科学流程。”苏珊说,“先勘探,再施工。这是基本逻辑。”
“流程?”陈浩笑了一声,“昨晚上雨砸下来的时候,你跟我说流程?塌墙的时候,你跟我说流程?现在裂缝快爬到墙根了,你还跟我说流程?”
“正是因为之前没按流程,才出了这么多问题。”苏珊声音抬高,“地基下沉、墙体开裂、排水不畅——哪一样不是因为盲目赶工?”
“我赶工是因为没人想在这儿住一辈子!”陈浩也喊了起来,“我想早点把墙砌好,早点安警报,早点睡个安稳觉!我不想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哪块地又塌了!”
两人对视着,谁也不让。
卡尔低头看着脚边的铁镐,轻轻叹了口气。
娜娜往前走了一步:“我可以提供一种折中方案。”
两人都转头看她。
“使用便携钻机进行浅层勘探,深度不超过三米。”她说,“同时准备填充材料待命。一旦确认无深层风险,立即施工。这样既避免盲目作业,也不耽误加固时机。”
陈浩眨了眨眼:“也就是说,一边查,一边准备干活?”
“是。”娜娜点头,“效率与安全兼顾。”
苏珊想了想:“可以。但必须保证数据真实,操作规范。”
“我来监督记录。”苏珊说。
陈浩摊手:“行啊,反正我也看不懂那些数据。但说好了,查完了就得动手,不能再拖。”
“前提是数据支持。”苏珊补了一句。
“得了吧。”陈浩摆手,“你们搞科研的就爱绕弯子。查来查去,最后还不是要填?”
“万一底下有个地下河呢?”苏珊反问。
“那咱们就改行养鱼。”陈浩咧嘴,“还能顺便搞个水产养殖项目。”
卡尔终于笑了:“你这人真是,啥时候都能开玩笑。”
“我不开玩笑,一会儿就得哭。”陈浩拍拍机器人肩膀,“你说是不是,娜娜?”
娜娜没回应,只是转身走向工具棚。
钻探设备搬出来了。一台老旧的手持钻机,外壳发黑,电线接口用胶布缠了好几圈。电池指示灯闪了两下,红光微弱。
“这玩意儿能转十分钟就算不错。”卡尔检查了一下散热口,“每十分钟得歇五分钟,不然会烧。”
娜娜蹲下,打开资料库界面:“建议用废机油混合细沙做润滑降温剂,涂抹在钻头连接处,可降低摩擦热,延长连续工作时间。”
“你还真啥都知道。”陈浩看了眼屏幕,“机器人果然比人靠谱。”
“我不是人。”娜娜说,“所以我不会累。”
“那你最幸福。”陈浩扛起钻机,“来吧,咱俩轮班,争取今天把第一孔打完。”
卡尔负责固定支架,苏珊准备好记录表。娜娜在裂缝周围架起三个微型震动传感器,连上简易接收器,持续监测位移变化。
钻头落下。
嗡——
机器启动,钻进土层。泥土一点点被带出,落在旁边的塑料布上。前五十厘米很顺利,全是软土。
到了八十厘米,阻力变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