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的深处,藏着一处连当地药农都极少踏足的秘境 —— 废仙洞。这洞并非天然形成,传闻是百年前一位避世仙人的炼丹之地,后来仙人羽化,洞门荒废,渐渐被藤蔓与枯枝吞噬,只在岩壁的缝隙间,还能隐约看到当年刻着的 “炼丹坊” 三字,如今已被墨绿色的苔藓覆盖,只剩模糊的轮廓。
洞口朝东,清晨的阳光本该最先光顾,可茂密的古树枝桠交织成天然的穹顶,只让零星的光线透过叶片的缝隙,化作细碎的光斑,勉强挤过藤蔓掩盖的窄缝,落在洞内的地面上。地面铺着一层厚厚的腐叶,踩上去 “沙沙” 作响,常年不散的腐朽潮气混杂着泥土与霉味,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整个洞穴包裹。洞壁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石缝,缝隙里生长着浅绿色的苔藓,偶尔有几滴凝结的水珠从苔藓上滴落,“嘀嗒” 一声砸在腐叶上,在寂静的洞里显得格外清晰。
沿着洞口往里走约三十步,洞穴豁然开阔,形成一个约十丈见方的空间。空间中央,立着一块半人高的发黑石台,石台表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凹槽,是当年仙人放置炼丹炉留下的痕迹。石台边缘,还散落着几片破碎的陶片,陶片上印着淡淡的灵脉纹路,虽已褪色,却仍能看出当年的精致。洞穴的角落里,堆着几截腐烂的树干,树干上长着白色的菌菇,散发着微弱的荧光,为昏暗的洞穴提供了一丝额外的光亮 —— 那是 “腐萤菌”,只生长在灵气稀薄却潮湿的地方,荧光虽弱,却足够让洞内的事物隐约可见。
此时,懒惰小妖正蹲在石台旁,他的身形约有半人高,浑身覆盖着短而密的灰色绒毛,绒毛因常年不见阳光,显得有些黯淡,唯有身后那条蓬松的尾巴,像是精心打理过一般,毛发浓密柔软,像一团炸开的灰毛球,比他的身子还要宽上几分。他的爪子小巧却锋利,指甲泛着淡淡的灰光,此刻正小心翼翼地扶着一个缺了口的陶罐,罐口边缘沾着不少灰绿色的粉末,一看便知已使用许久。
陶罐里装着粘稠的灰绿色粉末,粉末表面泛着一层微弱的银光,像是混合了某种金属碎屑。凑近了闻,能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甜腥味 —— 甜得发腻,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苦涩,那是 “懒骨散” 特有的气味。这粉末是懒惰小妖耗费了半个月才收集的药材炼制而成:有终南山深处的 “懒筋草”,需在月圆之夜采摘,否则药效会减半;有忘忧谷的 “**花”,花瓣晒干后研磨成粉,能让人精神恍惚;还有极寒之地的 “冻魂砂”,需用灵泉水浸泡七日才能去其毒性,只留让人浑身无力的药效。
“还差最后一步,就差最后一步了……” 懒惰小妖嘴里念念有词,声音又细又尖,像被捏住的耗子,却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兴奋。他甩了甩身后的尾巴,尾巴尖不小心蹭到了罐口,沾了不少灰绿色的粉末,在洞穴微弱的光线下泛着淡淡的银光。他完全没在意,只顾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小瓷瓶 —— 瓷瓶是白色的,瓶身上画着一朵小小的忘忧花,是摆烂仙尊特意给他的,里面装的是 “忘忧草汁”,是炼制加强版懒骨散的关键药材。
这忘忧草汁可不一般,需用三年生的忘忧草根茎,加入百年灵泉水,用文火慢熬三个时辰,熬成深紫色的汁液才算完成。据说只要加入三滴,就能让普通的懒骨散药效翻倍,让人沾上后三天三夜都提不起劲,连吃饭都想躺着。摆烂仙尊交代他时,特意强调:“这加强版懒骨散,是对付青云观那伙人的关键。只要让他们沾上一点,保管他们个个变懒,灵脉没人守,终南山就是咱们的天下了!”
想到这里,懒惰小妖的眼睛亮了起来,爪子捏着瓷瓶的力度又紧了几分。他小心翼翼地拔开瓶塞,一股浓郁的药香瞬间弥漫开来,与罐子里的甜腥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气味。他将瓷瓶倾斜,对着陶罐口,眼睛紧紧盯着瓶口,生怕倒多了或倒少了 —— 倒多了会让粉末结块,倒少了又达不到加强药效的效果。
“一滴…… 两滴…… 三滴……” 他一边倒,一边小声计数,声音里满是紧张。深紫色的汁液滴入灰绿色的粉末中,像是墨滴入水中,瞬间扩散开来,粉末表面的银光变得更亮了些,还隐隐泛起一层淡淡的紫色光晕。懒惰小妖赶紧放下瓷瓶,用一根细长的木棍搅拌起来,木棍是用洞内的腐木制成,表面光滑,显然已用了不少时日。
搅拌的动作要轻柔且均匀,否则粉末容易粘在罐壁上。懒惰小妖的爪子虽然小巧,却异常灵活,木棍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每一次搅拌都恰到好处,将汁液与粉末完美融合。他嘴里还在念念有词,说的是摆烂仙尊教他的 “炼药咒”:“懒骨生,懒筋长,沾者无力,躺卧如常……” 咒语声不大,却在空旷的洞穴里回荡,与水滴声、搅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诡异的氛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