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了小沙弥净尘的口供,韦小葆手中的线索从模糊的人际情报转向了更确凿的物理世界。他深知,记忆可能模糊,言语可能修饰,但现场留下的痕迹,只要未被彻底破坏,便是最沉默也最诚实的证人。
“李力世,张康年,带上几个可靠人手,随我去后山门附近勘察。双儿,带上我让你准备的‘勘查箱’。”韦小葆下令,语气中带着科研人员奔赴实验场般的专注。
所谓的“勘查箱”,是韦小葆根据现有条件,让双儿准备的一个木匣,里面分门别类放着一些看似寻常的物件:大小不一的毛刷、细密的筛网、数个小瓷瓶(分别装有清水、米汤、以及他特意用石灰和蛋清调制的简易“石膏粉”)、油纸、棉线、炭笔、白纸,还有几双特制的布套(用于套在鞋外,避免自身污染现场)。
一行人避开大路,沿着净尘描述那晚喇嘛被引离的方向,悄然来到清凉寺后山门外的区域。这里林木葱郁,一条人迹罕至的小径蜿蜒通向深山,确实是个隐蔽行动的理想路径。
“大家注意,”韦小葆停下脚步,目光如扫描仪般扫过周围环境,“我们脚下可能就有线索。从现在开始,所有人跟在我身后,沿着我走过的脚印前进,尽量避免踩踏未知区域。双儿,记录现场初始环境:植被类型、地面湿度、风向风速。”
“是,韦爷。”双儿立刻拿出本子开始记录。李力世和张康年等人虽觉此举有些奇特,但见韦小葆如此郑重,也纷纷收敛气息,小心跟随。
韦小葆半蹲下身,视线与地面平行,仔细观察着小径及两侧的泥土、落叶和杂草。他移动得极慢,如同寻找绣花针一般。
“这里。”片刻后,他指向小径一侧、靠近一丛灌木的软泥地。那里明显有一片区域的落叶被踩踏得嵌入泥土,草茎断裂,泥土也有轻微的翻搅痕迹,与周围自然状态迥异。
“打斗痕迹,或者至少是激烈的推搡所致。”韦小葆判断道,“范围不大,持续时间可能不长,符合净尘描述的‘差点动手’后被迅速制止的情景。”
他的目光随即锁定在痕迹边缘几个清晰的脚印上。这些脚印比寻常僧人常见的布鞋或草鞋印要深,尤其是前掌和脚跟部位,显示出穿着者体重不轻且下盘沉稳。更关键的是,鞋印的纹路!那是一种交织的、略显繁复的菱形格纹,绝非中原常见的千层底或简单线纳的鞋底,更像是某种皮质靴子的压花底痕!
“目标脚印出现。”韦小葆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发现关键证据的兴奋,“张康年,取油纸和炭笔,将这些脚印的轮廓和大小拓印下来。注意,不要碰到印记本身。”
张康年依言行事,小心翼翼地将薄薄的油纸覆盖在脚印上,用炭笔轻轻勾勒出边缘。
与此同时,韦小葆的目光继续在周围搜索。很快,他在几处脚印的旁边,又发现了一些相对较浅、鞋底纹路模糊的脚印,似乎是常见的僧鞋。“看这里,脚印的分布。深靴印与浅僧鞋印有部分重叠,且方向相对,再次印证了双方在此处有过对峙。”
但韦小葆并未满足于此。他的视线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扫过脚印旁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落叶。
“双儿,小刷子和瓷瓶。”他伸出手。双儿立刻将一把柔软的小毛刷和一个空瓷瓶递到他手中。
韦小葆屏住呼吸,用毛刷极其轻柔地扫开覆盖在一处最深靴印边缘的浮土和碎叶。随着浮土的清除,脚印的细节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甚至连边缘因踩踏而挤压出的细微裂纹都一目了然。
“就是它了。”韦小葆盯着这个保存相对完好的靴印,眼中闪过决断,“李力世,准备石膏浆。”
他让双儿取出那个装有石灰和蛋清混合物的小瓷瓶,又让一名侍卫去附近小溪取来清水。按照一定比例,他在另一个瓷碗中快速调制成粘稠的石膏浆。
“韦爵爷,您这是要……”张康年看着那白色的浆液,疑惑不解。
“制作模具,固定证据。”韦小葆简短解释,手上动作不停。他小心翼翼地将调好的石膏浆沿着靴印的边缘缓缓注入,避免直接冲击破坏痕迹细节。乳白色的浆液慢慢充盈了整个脚印的凹陷处,直至略高于周围地面。
“等待它凝固。这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大家保持警戒,不要远离。”韦小葆吩咐道,自己则继续在周围进行地毯式搜索。
等待期间,他又在几步之外的另一处灌木枝杈上,发现了几缕极细的、暗红色的纤维,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取下,放入另一个油纸袋中封好。“疑似衣物纤维,颜色与喇嘛僧袍相符,需进一步检验。”
约莫半个时辰后,石膏模型已经完全凝固硬化。韦小葆用工具小心地将整个石膏块从泥土中起出,一个与现场靴印完全一致、凹凸相反的立体模型便呈现在众人面前。模型清晰地复刻了靴底那独特的菱形格纹,甚至包括一些磨损的细微特征。
“完美。”韦小葆仔细检查着石膏模型,满意地点点头,“这就是那晚在此出现的、穿着特殊靴子的其中一人的‘足迹档案’。通过这个,我们可以分析其身高、体重、甚至行走习惯。更重要的是,这双靴子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证,它将那群假喇嘛与清凉寺外的冲突现场直接联系了起来。”
他让双儿将石膏模型、拓印的脚印图样以及采集到的纤维样本仔细收好。
“现场勘查初步完成。”韦小葆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尘土,“我们找到了冲突发生的具体位置,获取了至少一名关键参与者(假喇嘛)的足迹证据,还发现了可能的衣物纤维。这些物证,与小沙弥净尘的口供相互印证,构成了一个初步但坚实的证据链基础。”
他环视了一下这片看似平静的树林,继续说道:“冲突发生在这里,但喇嘛们后来去了哪里?他们是否还潜伏在附近?他们真正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这些,还需要更多的线索来解答。”
理性的探针,通过严谨的现场勘查,成功地从沉默的土地中,“读取”到了关键的信息。这条由物证铺就的道路,正一步步引领着韦小葆,逼近迷雾的核心。
喜欢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