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葆多线并行的生活,如同一台精密仪器在超负荷运转,虽然凭借其超越时代的思维模式和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尚能维持,但人力终有穷尽时。尤其是他暗中布局的“韦氏工业”雏形,涉及矿场、工场、商行、物流等多个节点,每日产生的账目、物资清单、人员调度信息纷繁复杂,虽经他设计的标准化表格初步整理,但汇总、核对、分析依旧耗费他大量精力。他需要一个绝对可靠、且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来帮他分担这日益沉重的内务与财务管理压力。
这一日,韦小葆在书房中审阅通州水泥场送来的月度报表,眉头微蹙。报表显示,本月石灰石消耗量与水泥产出量的比例,较上月出现了细微但不应有的偏差,这意味着可能存在原料浪费或生产环节的损耗增加。他正欲提笔批示,要求彻查各环节,一阵轻柔的脚步声靠近,随即是一杯温度刚好的参茶放在了他手边。
是双儿。
她见韦小葆面带倦容,盯着报表出神,便轻声问道:“少爷,可是账目有什么不妥?”
韦小葆揉了揉眉心,随口道:“嗯,石灰石耗用多了些,产出却未同步增加,需得查查是开采运输损耗,还是窑炉煅烧效率出了问题。”他将报表推过去一点,指给双儿看那几个关键数据。
他本只是习惯性地梳理思路,并未指望双儿能看懂这些枯燥的数字。然而,双儿却俯下身,纤细的手指顺着那些数字一行行看去,秀气的眉头也微微蹙起。她看得很仔细,并非走马观花。
“少爷,”片刻后,双儿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不确定,但语气却很清晰,“您看,这运输损耗的记录,与上月几乎一致。但窑炉的燃煤用量,本月却比上月多了半成。会不会是……最近雨水多,煤炭受潮,或是鼓风不够力,导致煅烧时需要更多柴火才能达到温度?”
韦小葆闻言,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惊异!双儿不仅看懂了报表,还迅速抓住了“燃煤用量”这个被他自己暂时忽略的变量,并给出了合乎情理的推测!这绝非一个普通丫鬟所能及!
他立刻重新审视报表,果然发现燃煤项的确有细微增长,之前被石灰石的大额消耗掩盖了。双儿的观察力和对数据关联的敏感度,远超他的预期。
“双儿,你……是如何看出来的?”韦小葆压下心中的惊讶,温和地问道。
双儿被他问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绞着衣角,小声道:“我……我平日帮少爷整理这些账本册子,看得多了,就……就自己瞎琢磨。觉得这些东西,好像也有规律,就像……就像少爷以前教我的那些格物道理一样,东西多了,乱了,就得把它们分门别类,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韦小葆心中一动,一个念头豁然开朗。他一直以来忙于外部周旋和宏观布局,却忽略了身边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双儿心思缜密,忠诚不二,更难得的是,她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接触中,竟然无师自通地产生了对“数据”和“流程”的初步概念,这简直就是天生的管理人才!
“双儿,你来。”韦小葆将她拉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白纸,拿起笔,“我教你一些更有趣的‘格物’道理,是关于如何管理这些数字和物资的。”
他从最基础的复式记账法原理讲起,解释何为“借方”、“贷方”,何为“资产”、“负债”。他教她如何绘制简单的流程图,标识出从原料入库到产品出库的每一个环节。他甚至引入了更直观的图表概念,教她如何将月度数据绘制成折线图或柱状图,以便一眼看出变化趋势。
双儿起初听得有些懵懂,但她极其专注,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怯生生地追问,韦小葆则耐心解答。她的理解速度让韦小葆再次感到惊喜,许多概念一点即通,甚至能举一反三。
接下来的日子,韦小葆开始有意识地将更多内务和财务工作交给双儿试手。他让她重新梳理府内日常用度的账目,双儿不仅将以往有些混乱的账目整理得条理清晰,还发现了两个采买环节中的微小漏洞。他让她试着核对“巧工坊”送来的销售清单和库存记录,双儿很快便找出了几笔账实不符的地方,并追查到了记录环节的疏忽。
韦小葆便开始让她接触更核心的内容。他简化了各地产业送来的报表格式,由双儿负责初步的汇总、核对和异常数据标记。双儿做得一丝不苟,她甚至自己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将各产业点的常见问题、负责人特点、物资价格波动等都记录下来,逐渐在心中构建起一个清晰的“产业地图”。
一个月后,韦小葆发现,自己需要亲自处理的日常账务和物资调度事务减少了近一半!双儿不仅能高效准确地完成基础工作,还能在他询问时,迅速调出相关数据,并附上自己的简要分析。她仿佛一块高效的海绵,飞速吸收着韦小葆传授的管理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少爷,西山煤矿报,新掘的巷道遇水,排水器械不足,需紧急添置。这是几种排水工具的价目和效能对比,我按您教的方法算过了,这种龙骨水车虽然价高,但效率最好,从长远看更划算。”双儿捧着一份她亲手整理的简报,条理清晰地汇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