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葆最后的意识,被一场失控的爆炸撕得粉碎。
没有预兆,没有警报。他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桌上那台结构复杂的量子纠缠感应原型机,记录板上写满了演算公式,试图捕捉那稍纵即逝的协同效应。作为顶尖学府的理工科学霸,他的人生由精确的公式、严谨的逻辑和可重复的实验构成。下一秒,炽烈的白光吞噬了一切,仿佛宇宙初开的奇点在他面前轰然绽放。感官在瞬间被剥夺,听觉、视觉、触觉……纷纷离他远去,只剩下一种纯粹的、被无限拉伸的失重感,在能量与信息的乱流中漂浮。是设备过载?还是触碰了某种未知的物理边界?最后一个理性的念头闪过,随即沉入虚无。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
混乱的声浪如同潮水般强行灌入,将他混沌的意识重新聚拢。女人的娇笑声、男人的划拳行令声、跑堂伙计尖利的吆喝、杯盘碰撞的脆响……还有那甜腻得发闷、混杂着劣质脂粉、酒精和隐约食物**气味的空气,粗暴地填充了他刚刚复苏的感知。
韦小葆猛地睁开眼,剧烈的眩晕和陌生的头痛席卷而来。
入目的不是医院惨白的天花板,也不是实验室那熟悉却已是一片狼藉的景象,而是一顶略显陈旧的桃红色绣花帐子,边角甚至有些磨损。身下是硬邦邦的木板床,铺着一层薄薄的、带着霉味的褥子。
环境扫描启动。 他下意识地在脑中命令自己。
视觉分析:狭小空间,目测不足十平米。木制结构,家具简陋(一桌、一椅、一个破衣柜),无任何塑料、金属合金等现代工业制品痕迹。光源为天然光透过粗糙的窗棂纸,以及桌上的一盏散发着菜油味的陶瓷油灯。
听觉分析:声源复杂,主要为人声,频率与响度分布显示为密集社交场所。无任何规律性机械噪音或电磁背景音。语言系统可识别,为汉语官话变体,带明显口音。
嗅觉分析:空气成分复杂,包含乙醇、酯类(脂粉)、有机酸(食物**)、氨类(排泄物)等多种分子,卫生条件评估:极差。
体感分析:身体虚弱,肌肉含量低,存在多处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痕迹。胃部有空腹感,提示能量摄入不足。
初步结论:排除梦境、幻觉及高仿真虚拟现实可能。环境参数与已知任何实验场景不符。现有证据高度支持……意识已脱离原物理载体,进入一个科技水平疑似前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结构。
就在这时,海量的、不属于他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蛮横地涌入他的脑海,冲击着他固有的思维壁垒。
扬州……丽春院……韦春芳……韦小宝……
妓院、龟公、偷窃、赌博、挨打、骂街……这些碎片化的、充满市井气息和生存挣扎的记忆,与他一贯所处的洁净、有序、理性的实验室环境形成了荒诞而剧烈的反差。他,韦小葆,二十一世纪的科学追求者,此刻,灵魂正被困在一个名为韦小宝的、十三岁扬州妓院少年的身体里。
荒谬!绝对的悖论!
理性与这具身体的本能记忆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他用力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清晰的痛感传来,伴随着这瘦弱手臂皮肤传来的真实触感。
假设验证:痛觉刺激有效,物理反馈真实。非梦结论确认。
必须冷静。恐慌是无效情绪,只会干扰判断。他深吸一口那令人不适的空气,强迫自己的核心思维——那套基于逻辑与实证的科学方法论——占据主导地位。
首要任务:生存。在此陌生环境中确保个体安全。
次级任务:信息收集。了解所处时代、地点、社会结构及潜在风险。
长期目标:分析“奇点事件”成因,寻找回归可能性或制定本时空生存发展最优策略。
他开始尝试控制这具陌生的身体,动作有些僵硬地坐起身。骨骼和肌肉传来轻微的酸痛感,这是长期营养不良和缺乏系统性锻炼的典型体征。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细瘦的手腕,以及身上那件洗得发白、打了好几个补丁的粗布短褂。
就在他试图更系统地梳理脑中那些混乱的记忆,并规划下一步行动时,房门“哐当”一声被粗暴地推开。
一个身材魁梧、满脸虬髯的汉子闯了进来,带着一股风尘和淡淡的血腥气。记忆库瞬间检索匹配:茅十八,江湖人物,背负命案,与韦春芳有旧,暂匿于此。威胁等级评估:高(情绪不稳定,具备武力)。
“小宝!死哪里去了?快,给老子弄点吃的来,饿煞我也!”茅十八嗓门洪亮,震得空气都在发颤。他大大咧咧地往桌旁一坐,将一把明显见过血的厚背砍刀“砰”地顿在桌上,木桌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若是原来的韦小宝,此刻怕是早已涎着脸凑上去,嘴上抹蜜地讨赏钱,或是趁机顺走几个铜板了。但此刻操控这具身体的,是韦小葆。他只是静静地、带着一种近乎观察实验对象的目光,审视着茅十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