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 第23章 台北一日行

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 第23章 台北一日行

作者:哥特努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7:01:00

### **第11集 (1961年秋)**

**基隆港往返台北 · 市井烟火与时代缩影**

#### **晨光·基隆港的市井烟火**

1961年秋的基隆港,晨雾裹挟着柴油机船的轰鸣,码头工人扛着美援物资的麻袋,汗水在晨光中泛着油光。路飞蹲在"阿玲炸粿"摊前,看老板娘用长筷翻动油锅里的天妇罗——面衣裹着现捕的小卷(锁管),炸得金黄酥脆,蘸上台南产的辣酱油,咬下去"咔嚓"一声,海鲜的甜味混着微辣的酱汁在舌尖炸开。

"这虾子比我的手掌还大!"路飞举着凤尾虾天妇罗嚷嚷,油星子溅到柳生静云的和服袖口。剑客不动声色地接过用报纸包好的糯米肠——猪肠衣裹着黏糯的米粒,中间嵌着花生和香菇丁,蒸汽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这是战后才流行的小吃,用美援面粉改良了日据时期的"糯米肠"做法。

远处,纵贯线火车的汽笛声刺破晨雾。

---

#### **上午·纵贯线上的时代剪影**

柴油列车喷着黑烟驶出台北车站,三等车厢的木椅上,穿中山装的学生正默写英文单词,西装笔挺的商人打着算盘核对账目。路飞趴在车窗上,看阳光穿过铁轨旁的芦苇穗,在稻田里投下流动的光斑——1961年正值农业改革后期,窗外那些整齐的农地,正是"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成果。

"便当!便当!"小贩推开车厢门。铝制饭盒里,卤肉泛着琥珀色油光,酸菜上沾着辣椒籽——这是台铁着名的"排骨便当",用铁盒装着,盒盖印着台铁的"工"字型标志。战后物资匮乏时期,这种便当要排三小时队才能买到。柳生用筷子尖挑起一粒话梅:"我小时候,这种梅子要配给..."话未说完,路飞已经连盒底酱汁都舔得干干净净:"米饭里有竹子的香味!"

列车穿过暖暖隧道时,黑暗中有萤火虫般的烟头明灭。穿学生制服的少年偷偷翻开英文课本,灯光掠过封底的"USAID"钢印。

---

#### **午后·台北城的双重面孔**

**1. 西门町的摩登浪潮**

1961年的西门町,霓虹灯初上,"波丽露"西餐厅的玻璃橱窗里,展示着当时罕见的草莓奶油蛋糕——用的是美援奶粉和本地草莓。穿喇叭裤的年轻人拎着电吉他走过,空气中飘着"豆浆大王"的烧饼香。这家永和发源的豆浆店,因少棒转播热潮成为最早24小时营业的店家,比7-11还早。街头开始出现私家车;中山堂主持荣民授田典礼,将1400甲土地分给退伍军人。

路飞站在"鸭肉扁"摊位前挪不动步。老板剁鸭肉的刀法让他想起柳生的燕返三连斩——"笃笃笃"几声脆响,粉嫩的鸭肉便均匀落在油面上。这家店其实卖的是鹅肉,因战后鹅源不足改用鸭肉,却保留原名。柳生递过掺了姜丝的酱油膏:"要蘸这个。"鸭皮脆得能听见声响,肉质甜嫩,路飞吃得满嘴油光:"大叔,你绝对是剑豪级别的厨师!"

**2. 大稻埕的老灵魂**

拐进迪化街的"粿仔街",上百家米食批发商在此聚集。路飞盯着老师傅制作"九层炊"——籼米浆掺太白粉,加入油葱酥、虾米丁,层层蒸制九次,成品像萝卜糕却更绵密。这是正在消失的古早味,连布袋戏大师黄海岱都专程来吃。

柳生在一家药铺前驻足。樟木抽屉柜还是日据时期的样式,老板用闽南语问:"先生要抓什么药?"

---

#### **黄昏·味觉里的历史余韵**

回程的列车上,路飞抱着"李鹄饼铺"的绿豆椪打盹。酥皮一层层剥落,露出混着猪油芳香的豆沙馅——这家1882年创立的老铺,战时曾用甘薯代替绿豆。

柳生望着窗外渐暗的景色。基隆山的轮廓浮现时,港口灯塔刚好亮起,照见一艘满载美援物资的货轮正在卸货。

"明天就要继续航行了。"路飞突然说,嘴角还沾着芝麻粒,"但这里的味道,我会永远记得。"

咸湿的海风涌进车厢,带着远方渔火的温度。

喜欢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1946:系统绑定,家族传奇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