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辉科技挖角的余波,并未随着陈默那通干脆利落的拒绝电话而彻底平息,反而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团队成员的心湖中漾开了一圈圈深思的涟漪。表面上,工作室迅速恢复了往日的节奏——键盘敲击声、书本翻页声、以及偶尔激烈的技术讨论声再次成为主旋律。但某些微妙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最明显的是赵昊。这家伙似乎被星辉科技的“偷袭”刺激到了,危机感爆棚。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跑腿灯具店和搜集外围资料,开始更加主动地介入团队的核心事务,尤其是关乎“未来收益”和“团队保障”的方面。
“老林,默子,”某个午后,赵昊拎着一袋刚买的咖啡豆回来,一边熟练地操作着那台二手咖啡机,一边状似随意地开口,“我琢磨着,星辉那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
陈默从代码海洋里抬起头,推了推滑到鼻梁中段的眼镜,疑惑地问:“不算了?你还想打上门去?”
“哪能啊!”赵昊嘿嘿一笑,将磨好的咖啡粉倒入滤杯,“我是说,咱们得有点表示,得把‘自己人’这三个字,落到实处。”他给陈默和林见鹿各递上一杯刚冲好的、香气浓郁的咖啡,然后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表情难得地正经起来。
“你看啊,默子为了咱们这个‘灵犀’,连星辉那种条件的橄榄枝都直接撅折了。这份情谊,咱们不能光记在心里,得有点实际的表示。”赵昊压低了些声音,“我这两天查了不少资料,也咨询了我爸公司的一个法律顾问。咱们虽然现在还是草台班子,没注册公司,也没啥收入,但‘灵犀’这个项目,包括内核原型、还有之前的‘灵犀之触’模块,都是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咱们得尽快把**合伙人协议**和**股权分配**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林见鹿端着咖啡,轻轻吹了吹热气,眼神中流露出赞赏。赵昊能主动想到这一步,并且已经开始行动,说明他真正把团队的利益和未来放在了心上。这不仅仅是商业嗅觉,更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
“昊子说得对。”林见鹿颔首表示同意,“梦想需要面包支撑,忠诚也需要制度保障。一个清晰、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团队长期稳定的基石。”
陈默愣了一下,他拒绝星辉,纯粹是出于对“灵犀”项目的热爱和对团队的认同,根本没想过要什么即时回报。他挠了挠他那鸟窝似的头发,有些不好意思:“这个……不用这么急吧?项目还没影呢……”
“哎哟我的默大爷!”赵昊夸张地一拍大腿,“就是项目还没影,才要先说断后不乱!等以后真做大了,为了钱扯皮翻脸的兄弟公司还少吗?咱们得防患于未然!再说了,”他凑近陈默,挤眉弄眼,“这协议签了,就等于给你上了个金箍圈,以后再有别的妖艳贱货……啊不是,是别的公司来挖你,你想想咱们白纸黑字的协议,想想你那份未来的大股权,是不是拒绝起来更有底气了?”
陈默被赵昊的歪理逗得哭笑不得,但心里也明白,这确实是长远之计。他看向林见鹿,用眼神询问他的意见。
林见鹿沉吟片刻,开口道:“昊子的考虑很周全。协议要签,而且要尽快。不过,股权分配是个复杂问题,不能拍脑袋决定。我们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标准。”
他放下咖啡杯,走到白板前,拿起笔:“我们可以初步设定几个维度,来衡量每个人对‘灵犀’项目的贡献和未来价值。比如:**核心创意与战略方向、关键技术贡献与不可替代性、商业运营与资源整合、以及日常投入与团队协作**。”他在白板上写下了这四个维度。
“根据这些维度,我们每个人可以先进行自评和互评,初步确定一个比例范围。然后,我们再一起讨论,最终确定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林见鹿看向赵昊和陈默,“你们觉得呢?”
“我看行!”赵昊第一个赞成,“公平公开,谁也没话说!”
陈默也点了点头:“我同意。技术贡献方面,我当仁不让。但商业和运营,全靠昊子。至于老林你……”他顿了顿,由衷地说,“核心创意和战略方向,你占了百分之九十九。没有你,就没有‘灵犀’。”
林见鹿笑了笑,没有谦让,也没有自傲,只是平静地说:“我们是互补的团队,缺了谁都不行。那就这么定,这两天我们先各自思考,周末找个时间,正式讨论确定下来。”
这件事的推动,让陈默和赵昊都感觉心里更踏实了。尤其是陈默,虽然他不看重眼前的金钱,但这种被团队正式认可、并且将未来利益紧密捆绑的感觉,让他对“灵犀”的归属感更加强烈。这是一种超越了友情和兴趣的、更加牢固的契约关系。
与此同时,李立的变化也颇为明显。星辉挖角事件,让他深刻感受到了陈默这种技术核心的巨大价值,也让他看到了自己与顶尖技术人才之间那宛如鸿沟的差距。这种差距没有让他气馁,反而激发了他前所未有的学习动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