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见鹿提出的那个“可转换债 手术式重组 渠道转型”的方案,如同一剂精准的强心针,瞬间稳住了“华夏数字联盟”内部因迅捷危机而引发的恐慌情绪。它不仅给了迅捷通讯创始人钱勇一条看得见的生路,更重要的是,它向所有联盟成员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林见鹿和“见鹿资本”不会在危机中抛弃伙伴,并且有能力、有智慧将危机转化为优化联盟结构的契机。
然而,方案的提出仅仅是第一步。真正艰难的工作,在于如何将这个充满想象力的蓝图,落地为一场涉及多方利益、需要精密操作和强大执行力的**内部整合**手术。
这场手术的主刀医生,自然是林见鹿。而手术台,就设在了“华夏数字联盟”紧急召开的特别理事会上。
会议的气氛凝重而微妙。米家的刘德、VO的负责人,以及其他几家重要成员企业的代表悉数到场。钱勇也出席了,但脸色依旧苍白,眼神中交织着希望与不安。
林见鹿没有绕圈子,直接在大屏幕上展示了针对迅捷的完整重组方案。
“……综上所述,单纯的资金救助无法解决迅捷的根本问题,反而可能让我们所有人都被拖入泥潭。”林见鹿的声音冷静而清晰,“我们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刮骨疗毒’。这不仅仅是为了救迅捷,更是为了**强化我们整个联盟在下沉市场的渠道控制力和运营效率**。”
他详细阐述了方案的三个核心环节:
**第一,债务与资产剥离。** “由‘见鹿资本’牵头,成立一个临时的‘特殊资产处置平台’。迅捷现有的非核心资产和不良债务,全部剥离到这个平台中进行处理。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这是轻装上阵的前提。”林见鹿的目光看向钱勇,“钱总,这意味着您需要壮士断腕。”
钱勇嘴唇哆嗦了一下,最终沉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唯一的选择。
**第二,可转换债注资与渠道转型。** “‘见鹿资本’、米家、VO等愿意参与的伙伴,共同向重组后的新‘迅捷’注入一笔可转换债资金。这笔钱将用于维持其核心渠道的运营和人员安置。”林见鹿切换了PPT,展示出一张新的架构图,“重组后的新公司,将更名为‘灵捷渠道服务公司’,不再生产自有品牌手机,而是**专注于为我们所有联盟成员,提供下沉市场的产品销售、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它将成为一个联盟共有的、专业化的渠道资产。”
这个提议,让在座的其他厂商代表眼睛一亮!下沉市场渠道一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自建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如果能把迅捷现有的有效网点整合成一个联盟共享的、专业化的渠道公司,无疑将极大降低大家的渠道成本,提升效率!
**第三,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 “参与注资的伙伴,将按照出资比例,获得新‘灵捷渠道’的相应股权,并共享其未来的渠道利润。”林见鹿最后强调,“同时,我们也将共同承担重组过程中的风险和后续运营的监督责任。这不再是施舍,而是**基于共同利益的战略投资和生态共建**。”
方案的逻辑清晰,利益分配明确,既解决了迅捷的生存问题,又为整个联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会场内的气氛开始松动,窃窃私语声响起。
刘德第一个表态,他用力拍了下桌子:“我看行!老钱,你也别哭丧着脸了,林总这办法是给你指了条明路!你那摊子自己搞是没戏了,但变成咱们联盟的公共渠道,价值就出来了!我们米家跟了!”
VO的负责人也缓缓点头:“确实,整合渠道对我们大家都有利。VO也同意参与。”
其他几家代表见状,也纷纷表态支持。毕竟,谁都不希望联盟在这个时候散架,而且整合后的渠道对他们确实有吸引力。
最大的阻力,反而来自于迅捷内部。当钱勇带着重组方案回到公司,宣布将要裁员、剥离资产、甚至放弃自有品牌时,内部瞬间炸开了锅!
一些跟随钱勇多年的老臣无法接受,认为这是“卖身求荣”,情绪激动;被列入裁员名单的员工更是群情激愤,聚集在公司总部楼下讨要说法;还有一些渠道商担心利益受损,纷纷来电质疑。
整合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消息传到林见鹿这里,他并没有感到意外。他知道,任何触及根本的变革,都必然伴随着阵痛。
“昊子,”他叫来赵昊,“你带几个人,去一趟迅捷。不是去施压,是去**沟通和疏导**。告诉那些老员工,联盟不会忘记他们的贡献,我们会提供优于法律规定的补偿方案,并且‘灵捷渠道’成立后,会优先招聘符合条件的原迅捷员工。对于留下的核心团队,新的股权激励方案会更有吸引力。”
赵昊领命而去,他那种混不吝却又带着江湖气的风格,有时候反而比一本正经的谈判更能打破僵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