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烛龙半导体”获得国家大基金鼎力支持,在硬核科技领域高歌猛进的同时,林见鹿所构建的商业帝国中,另一条看似不那么起眼、却同样蕴含着他深远布局的支线——**文化内容生态**,也悄然结出了一颗令人惊喜的果实,并在一个意想不到的领域,掀起了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反向输出”。
这颗果实,源自“灵犀生态”早期孵化的一个项目——“灵犀动漫”。当初林见鹿力排众议,在“灵犀商店”上线初期,便投入资源扶持原创内容,特别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漫、游戏创作。他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健康的生态,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和实用的工具,更需要能够触达用户情感、构建身份认同的**文化内核**。
在“灵犀动漫”平台上,一部名为《山海狩猎人》的原创动画,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打磨和几季的连载,凭借其**独特的东方玄幻世界观、精致考究的国风美术、以及融合了现代叙事节奏的扎实剧情**,不仅在“灵犀”平台内积累了数千万的忠实粉丝,更是在国内的动漫圈层中,逐渐成为一部现象级的口碑之作。
《山海狩猎人》的故事,脱胎于《山海经》,却并非简单的复刻。它构建了一个以《山海经》异兽为蓝本的宏大世界,主角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仙侠修士,而是一群依靠智慧、勇气和传承的技艺,与强大异兽共处、狩猎、并探寻世界真相的“狩猎人”。其内核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博弈、对未知的探索以及团队协作的价值,既有东方的哲学思辨,又具备了能被全球观众理解的普世情感。
这部作品的成功,自然也吸引了海外市场的目光。其中,最为积极,也最让国内动漫迷感到意外和振奋的,是来自**日本**——这个全球动漫产业最发达、口味也最为挑剔的国度——几家知名动漫发行和制作公司的橄榄枝。
起初,只是小范围的版权询价。但很快,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娱乐媒体集团之一,以眼光毒辣、引进标准苛刻着称的“星云社”,派出了其国际采购部的资深专家团队,亲自飞抵中国,与“灵犀动漫”团队进行深度接洽。
消息传到林见鹿这里时,他正在与陈默讨论“烛龙Z1”芯片与“灵犀OS”的底层优化接口问题。
“日本星云社?他们看中了《山海狩猎人》?”赵昊几乎是冲进办公室,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我靠!那可是星云社啊!多少国产动画想进他们的采购名单都进不去!他们居然主动找上门来了!”
周薇相对冷静,但眼中也闪烁着光彩:“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如果《山海狩猎人》能成功登陆日本主流媒体,其意义远超商业收益本身。这代表着我们的文化内容,开始具备了国际竞争力。”
林见鹿放下手中的技术文档,脸上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表情。他对于《山海狩猎人》的成功并不意外,这本就是他生态布局中预期的一环。但能如此之快地引起日本顶级厂商的重视,并且是在国家大力支持“烛龙半导体”、硬科技取得突破的背景下,这其中的象征意义,让他看到了一条不同赛道之间奇妙的“共振效应”。
“谈判可以推进,”林见鹿做出了指示,“但原则有几点:第一,**版权合作,而非简单卖断**。我们要保留后续开发、衍生品以及全球其他区域授权的主动权。第二,**尊重原作,确保本地化质量**。日方的配音、配乐、翻译,必须符合原作精神,不能为了迎合市场进行魔改。第三,**探索更深度的合作模式**。除了播放权,可以探讨联合制作番外、开发衍生游戏等可能性。”
他的思路清晰而长远,不仅仅是卖出一部动画,更是要借助星云社的渠道和经验,将“灵犀动漫”这个品牌和中国的原创能力,真正推向国际舞台。
谈判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星云社方面固然欣赏《山海狩猎人》的品质,但在合作细节、版权分成、以及本地化主导权上,也展现了其作为行业巨头的强势与精明。
“贵方的作品确实令人惊艳,但日本市场有其独特的审美和收视习惯,我们建议在部分角色设计和剧情节奏上,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星云社的代表,一位戴着金丝眼镜、举止优雅的中年男士,委婉地提出建议。
“感谢贵方的专业意见。”负责谈判的“灵犀动漫”CEO,一位同样干练的年轻女性,不卑不亢地回应,“但我们认为,《山海狩猎人》的魅力,恰恰在于其原汁原味的东方美学和叙事逻辑。我们可以就翻译的准确性和配音演员的选择进行深入探讨,但核心的艺术风格和故事内核,必须得到尊重和保留。我们相信,真正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跨越国界,打动人心。”
双方就细节展开了数轮拉锯战。期间,“灵犀动漫”团队顶住了压力,坚守住了林见鹿定下的底线。而《山海狩猎人》在国内持续高涨的人气,以及“灵犀”生态日益壮大的影响力,也成为了他们谈判桌上重要的筹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