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星互联掀起的降价风暴,如同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潮,迅速冻结了原本对“灵犀生态”抱有期待的普通消费市场。各大电商平台上,环星系手机的销量伴随着惊人的折扣一路飙升,相关的“真香”测评和抢购攻略充斥网络,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市场虹吸效应。相比之下,尚未正式上市的“启明X1”以及联盟其他成员规划中的“灵犀”设备,前景骤然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联盟紧急理事会虽然暂时稳住了阵脚,达成了“聚焦体验、避免正面价格战”的战略共识,但弥漫在空气中的焦虑和不确定性却并未消散。商业决策终究要面对冰冷的市场现实,如果“启明X1”及后续产品无法在市场上打开局面,无法证明其“体验溢价”足以抵消环星的价格优势,那么联盟的团结将如同建立在流沙上的城堡,随时可能崩塌。
压力,层层传导,最终汇聚到“见鹿科技”,汇聚到林见鹿的肩上。
公司内部,之前因国家级背书而高昂的士气,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虽然大家依旧在按部就班地工作,为“启明X1”的最后上市做冲刺准备,但那种发自内心的、对产品市场表现的笃定和期待,明显减弱了。茶水间里,偶尔能听到员工小声讨论着环星手机的降价幅度,语气中带着羡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气馁。
“唉,人家环星的A系列手机,以前卖三千多,现在直接干到两千出头了,还送一堆东西……这谁顶得住?”
“咱们的‘启明X1’定价听说要四千以上呢……这能卖得动吗?”
“希望林总真的有办法吧……”
这种弥漫的疑虑,林见鹿心知肚明。他知道,光有高层的战略定调是不够的,必须拿出一套清晰、具体、可执行,并且能让一线团队和合作伙伴信服的**战术打法**,才能真正稳住军心,扭转局面。
几天后,林见鹿再次召集了核心团队以及市场、产品、研发等关键部门的中层骨干,召开了一场闭门战略研讨会。会议室的氛围有些沉闷,与窗外秋高气爽的天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赵昊首先沉不住气,敲着桌子道:“见鹿,联盟那边虽然嘴上说支持,但我看米家老刘和VO的人,心里都在打鼓!咱们的‘启明X1’发布会眼看着就要开了,要是到时候市场不买账,销量扑街,那乐子可就大了!咱们得有个能立刻见效的‘猛药’才行!”
周薇相对冷静,但语气同样凝重:“市场反馈很现实。我们前期预热主打‘流畅’和‘生态’,但现在环星一降价,很多潜在用户的第一反应是‘为了这点体验多花一两千值不值?’。我们需要把‘价值’这个概念,具象化,让用户能直观地感受到。”
陈默则从技术角度提出建议:“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发布会和后续营销中,更突出我们一些独有的、环星系统短期内无法实现的功能?比如我们和联盟内智能家居设备的‘无感秒连’,跨设备任务接力的超低延迟,还有基于我们安全架构的**保护特性?把这些做成标杆性的体验。”
林见鹿认真听着每个人的发言,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划动着,仿佛在勾勒某种蓝图。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全场,眼神清澈而坚定。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环星打的是‘价格战’,用成本优势碾压我们。那我们,就不能跟着他们的节奏走,掉进价格战的陷阱里。”他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要打的,是**‘价值战’!”
“价值战?”赵昊眨了眨眼,有些没完全理解。
“对,价值战。”林见鹿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了大大的“价值”二字,“价格,是用户需要付出的成本。而价值,是用户能够获得的收益。当对手拼命压低价格时,我们要做的,是千方百计地**提升我们产品在用户心目中的价值感**!让用户觉得,多花的每一分钱,都物超所值!”
他转过身,面向众人,开始详细阐述他的“价值战”应对策略:
**第一,极致化核心体验,制造“人无我有”的惊叹感。**
“老陈提到的那些独有功能,是关键。”林见鹿看向陈默,“但我们不能只是罗列功能。我们要在发布会和后续的体验活动中,设计极其震撼的演示场景。比如,不是简单说‘多设备协同’,而是演示用‘启明X1’平板上的‘灵犀画笔’App画图,笔触实时、无延迟地同步到旁边搭载‘灵犀OS’的智能电视上进行展示,或者手机上看了一半的视频,拿起平板无需任何操作直接无缝续播。要把这种流畅和便捷,做到让用户看了就‘哇’出来的程度!这,就是价值!”
**第二,深度捆绑本土化生态与服务,打造“贴身管家”式的便利。**
“环星的系统是面向全球的,很多服务在国内水土不服,或者不够深入。”林见鹿目光转向周薇和赵昊,“我们要充分利用联盟优势,与本土的互联网巨头、生活服务提供商深度合作。比如,系统级集成主流政务App,实现一键登录、消息提醒;与本地生活平台打通,在负一屏智能推荐附近优惠和服务;甚至与银行合作,推出基于‘灵犀’安全环境的更便捷支付体验。要让用户感觉到,用‘灵犀’设备,在国内生活、工作,就是更方便、更省心!这,也是价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