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的话如同又一记重锤,砸在刚刚稍缓的气氛上。
宫里头来人?皇后娘娘口谕?
所有人,包括一脸阴沉的沈忠和刚刚平息哭闹的崔雁,都瞬间收敛了神色,迅速整理衣冠仪容。老夫人也在刘嬷嬷的搀扶下站起身,脸上露出恭敬之色。
“快请!”沈忠沉声道,率先迎了出去。王芸熙和沈婉仪眼中同时闪过一抹惊喜和期待,尤其是沈婉仪,迅速整理了一下裙摆和发髻,脸上恢复了那温婉得体的标准笑容,只是眼底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很快,一位身着宫中女官服饰、气质端庄严肃的中年女子在管家的引领下步入正堂。她目光平和却自带威仪,扫过堂内众人,微微颔首。
“皇后娘娘口谕。”女官声音清亮,不高不低,却足以让每个人听得清清楚楚。
以老夫人和沈忠为首,堂内众人齐刷刷跪倒在地:“恭聆娘娘凤谕。”
女官的目光落在人群中格外显眼的沈婉仪身上,语气似乎温和了些:“皇后娘娘听闻,户部尚书沈大人家中嫡长女婉仪,娴静端庄,敏慧好学,素有才女之名,心甚慰之。特赐东海珍珠一斛,苏绣锦缎四匹,紫玉头面一套,以示嘉勉。”
王芸熙瞬间喜形于色,腰杆都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与有荣焉地看了女儿一眼。沈婉仪则恰到好处地垂下头,露出一段白皙优美的脖颈,声音柔婉动听,带着受宠若惊的感激:“臣女沈婉仪,谢皇后娘娘恩赏!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那份矜持与娇羞,拿捏得恰到好处。
顾瑾跪在后方,低着头,心中冷笑。皇后陈氏,出身文官清流世家,最重规矩礼法,端庄持重,但绝非毫无心机之人。她抚养太子萧蘅,一切以太子利益为重。此刻突然下旨嘉奖沈婉仪,绝非单纯欣赏其“才名”。
原着中,太子萧蘅对表面善良纯洁、才华横溢的沈婉仪确实颇有好感,甚至一度有意纳她为妃。皇后此举,分明是察觉到了儿子这份心思,又见近日沈婉仪屡遭打压,特意来给她撑腰,抬高她的身份,也是在敲打沈府上下——皇后和太子看重的人,不是谁都能轻易动的。
果然,女官接下来的话印证了顾瑾的猜想。 “娘娘还道,秋高气爽,御花园中菊花开得正好。三日后于宫中设赏菊宴,特邀京中适龄的闺秀们一同入宫赏玩。沈大小姐届时务必前来。”女官说着,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地上跪着的其他人,补充道,“沈府其他几位小姐,若也得闲,亦可一同赴宴。”
赏菊宴! 王芸熙眼中的喜色几乎要溢出来!皇后亲自点名邀请!这是何等的脸面!她的婉仪,果然是要飞上枝头变凤凰的!
沈婉仪心中更是狂喜,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再次叩谢:“臣女遵旨,定准时赴宴,谢娘娘恩典。”
女官微微点头,似是满意她的态度,又似是提点般轻声道:“太子殿下素来雅好诗词,尤爱咏菊之句。沈大小姐才名在外,届时宴上,或可一展才学。”
这话几乎就是明示了!王芸熙激动得手都在抖。沈婉仪更是心跳加速,脸上飞起两抹恰到好处的红晕,柔声道:“婉仪才疏学浅,不敢当娘娘和女官大人如此夸赞,届时定当尽力,不负娘娘厚望。”
老夫人和沈忠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了然和凝重。皇后和太子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沈婉仪的价值,在他们心中瞬间又提升了一个等级。老夫人原本对沈婉仪的不满和忌惮,此刻不得不暂时压下,甚至要考虑如何重新“重视”起这个嫡孙女。
众人再次叩谢皇恩后,方才起身。
就在这时,角落里的崔雁似乎终于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她看着瞬间成为焦点、甚至得了皇后青眼的沈婉仪,再想到自己还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女儿,一股极度的不甘和怨愤涌上心头,竟脱口而出:“老……老爷!那初宜她……”
沈忠此刻正因皇后突如其来的关注而开心,却见崔雁又不知趣地提起这晦气事,顿时烦躁不已,厉声打断:“够了!没看见正在说正事吗?!初宜的事已有决断,太医马上就来,你还不快回去守着!别再这里丢人现眼!”
崔雁被吼得浑身一抖,看着沈忠那不耐烦的冰冷眼神,再看看一旁满心欢喜的王芸熙母女,满心的委屈和绝望再次涌上,哇的一声又哭了出来,却被刘嬷嬷眼疾手快地堵住嘴,半拖半拽地拉了出去。
女官仿佛没看到这场小插曲,依旧保持着端庄的笑容,又说了几句场面话,便在沈忠和老夫人的恭送下,带着宫人离去。
送走女官,松鹤堂内的气氛彻底变了。
王芸熙拉着沈婉仪的手,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得意,看向老夫人和沈忠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底气:“老爷,母亲,您看这……皇后娘娘如此看重我们婉仪,这真是天大的恩宠啊!”
沈忠脸色缓和了不少,看着沈婉仪的目光也复杂了许多,沉声道:“婉仪,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厚爱,你切不可骄傲自满,定要谨言慎行,三日后在宫宴上好好表现,莫要辜负了娘娘的期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