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多屋村笼罩在薄雾中,带着离别的清冷。叶不凡将许柔柔送到家门口,看着她微红的眼眶和强装的笑脸,心中如同压着一块巨石。千言万语化作一个无声的、紧紧的拥抱。他用力嗅了嗅她发间的清香,仿佛要将这气息刻入骨髓。
“等我回来。”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嗯。”许柔柔用力点头,声音带着鼻音,“一定!”
没有更多的缠绵,叶不凡狠心转身,踏上了回程的路。他不敢回头,怕看到她泫然欲泣的模样,自己会动摇。
回到家中,面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关切的目光和不舍的絮叨,叶不凡再次编织了那个“大城市封闭竞赛培训”的谎言。他强忍着心头的酸涩,耐心地听着亲人们一遍又一遍的叮嘱——“路上小心”、“注意身体”、“按时吃饭”、“钱不够打电话”……这些最朴实无华的关心,此刻却如同最温暖的铠甲,让他远行的决心带上了一丝沉甸甸的责任。
“放心吧,爷爷奶奶,爸,妈。”叶不凡努力扬起一个轻松的笑容,“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培训完就回来!”他依次拥抱了四位至亲,将他们的模样深深印在心里。
告别了家,叶不凡搭上了前往省城的长途汽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熟悉的田野村庄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离别的愁绪与对前路未知的忐忑交织在一起,但他心中更多的,是破釜沉舟的决绝。力量,是解决一切困境的钥匙!昆仑,就是他获取这钥匙的最后战场!
省城机场,熙熙攘攘。叶不凡一眼就看到了那道清冷出尘的身影。吕不悔换下了教师的职业装,穿着一身利落的户外冲锋衣裤,长发束成马尾,少了几分妩媚,多了几分干练和英气。她身边放着一个专业的登山包,显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看到叶不凡,她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
“都安排好了?”叶不凡走过去。
“嗯,家里和学校都打过招呼了。”吕不悔言简意赅,“走吧。”
没有多余的寒暄,两人默契地办理登机手续,踏上了飞往新疆和田的航班。巨大的引擎轰鸣声中,飞机拔地而起,将熟悉的城市和牵绊暂时抛在身后。舷窗外,云海翻腾,阳光刺目。叶不凡看着身边闭目养神的吕不悔,又望向窗外无垠的天空,心中默念:昆仑,我来了!
飞机降落在和田机场,干燥而略带尘土气息的空气扑面而来。这里与湿润的家乡截然不同,天空高远湛蓝,远处的山峦呈现出一种苍凉的土黄色。两人没有丝毫停留,直接在机场租了一辆性能可靠的越野车,按照计划,驱车前往策勒县奴尔乡——进入昆仑山脉腹地的前哨站。
一路向西,地貌越发荒凉。戈壁滩一望无际,偶尔能看到顽强生长的骆驼刺和低矮的胡杨。道路两旁是连绵起伏的、被风沙侵蚀得形态嶙峋的土山。夕阳西下,将天地染成一片壮丽的金红。当导航提示进入奴尔乡地界时,天色已近黄昏。
奴尔乡不大,更像是一个依托公路形成的小聚居点。低矮的土坯房散落在道路两旁,炊烟袅袅。两人找到一家挂着“住宿”牌子的农家小院。开门的是一位身形佝偻、脸上刻满风霜痕迹的维族老人,名叫库尔班。他汉语有些生硬,但笑容淳朴热情。
“爷爷!谁来了?”一个清脆如银铃的声音响起,一个穿着红色碎花小棉袄、扎着两条羊角辫的小女孩像只小鹿般从屋里蹦了出来,好奇地打量着叶不凡和吕不悔。她约莫七八岁年纪,眼睛又大又亮,像黑葡萄一样,脸蛋红扑扑的,带着高原特有的两团“高原红”,活泼可爱,正是库尔班老人的孙女,阿娜尔古丽(意为“石榴花”)。
“是远方的客人,阿娜尔。”库尔班老人慈爱地摸摸孙女的头,将叶不凡和吕不悔让进院子。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角落里堆着柴火,拴着一只温顺的老山羊。
库尔班老人热情地招呼两人在土炕上坐下,端上了热腾腾的奶茶和烤得喷香的馕。他的儿子和儿媳都在遥远的乌市打工,只有过年才能回来一次,平时就他和孙女相依为命。
“你们…是要进昆仑山?”库尔班老人看着两人专业的行头,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问道,浑浊的眼神里带着一丝忧虑。
“是的,老人家,我们想去看看。”叶不凡点头。
“唉…”库尔班老人叹了口气,摇着头,“那里面…不好走啊!路没有路,全是石头沟,雪崩,大风,能把牦牛都吹跑!还有…”他压低了声音,带着敬畏,“山里有‘东西’!大的很!吃人的!狼群都不算什么!我们放牧的,只在山外面,从来不敢太往里走!去年,乡里几个胆子大的小伙子进去找玉石,就…就再没回来…” 老人浑浊的眼中充满了对神山的敬畏和恐惧。
阿娜尔古丽依偎在爷爷身边,大眼睛忽闪忽闪地听着,似乎对爷爷口中的“大东西”既害怕又好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