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阁”规则晶体传来的定向加密脉冲,如同一根无形的丝线,穿透了混沌的阻隔,精准地缠绕在“真理方舟”的核心之上。这突如其来的“低语”,让刚刚从“噬光之影”威胁下获得喘息的众人,瞬间陷入了更深的疑惧之中。
“它……它在跟我们说话?”石岗瞪着主控屏上那代表脉冲信号的、规律跳动的光点,满脸的难以置信,“不是说‘灯塔即是墓碑’吗?这算怎么回事?死前的留言?”
赵明眉头紧锁,大脑飞速运转:“警告是给所有后来者的广播。但这定向脉冲……目标明确是我们,或者说,是尊上留下的核心。17.4%的相似性……难道这晶体,或者说‘观星阁’,与尊上力量的源头‘锈蚀’,存在着某种关联?”
这个推测令人不寒而栗。如果“锈蚀”这种恐怖的力量并非独有,甚至在上古文明时代就已存在并被研究,那么林弦的遭遇,乃至这片“混沌避风港”的本质,可能都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和黑暗。
方舟核心的声音带着高度的审慎响起:
【持续接收并分析定向脉冲。脉冲结构极其复杂,加密方式基于一种非欧几里得几何逻辑与动态熵增算法的混合体系,与当前已知任何文明密码学均不同源。】
【破译难度:极高。强行解析需要调用方舟剩余计算资源的35%以上,并可能产生显着的能量与信息波动,极大增加被‘噬光之影’重新锁定的风险。】
【建议:维持静默,忽略该信号,优先修复舰体损伤,寻找安全路径离开当前区域。】
理性的选择是回避风险。在这片危机四伏的混沌之海,任何不必要的接触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然而,就在赵明即将采纳这个建议时,方舟内部,那原本因吞噬了“信息陷阱”而进入短暂“消化”状态的暗红锈蚀力量,似乎被那持续传来的、与之存在微妙相似性的脉冲所吸引,再次传来了异动!
【警报!内部‘锈蚀’污染活性异常提升!污染度:43.1% → 43.9%!】
【目标并非扩散,而是呈现出高度的‘指向性共鸣’!其波动频率正自发调整,试图与外部脉冲信号达成某种……同步!】
只见全息结构图上,那暗红色的污染区域不再是无序的弥漫,而是如同被拨动的琴弦,开始以一种独特的、带着腐朽与终结韵味的频率振动起来,与外部那来自晶体的加密脉冲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共振!一股微弱但清晰的吸引力,正在锈蚀力量与那脉冲之间形成!
“它想过去!它想接触那个脉冲!”石岗低吼道,他感受到了那股源自方舟核心的、近乎本能的躁动。
赵明脸色大变。如果让内部这失控的锈蚀力量与外部那来历不明的晶体产生直接联系,天知道会发生什么!可能是彻底的暴走,也可能是某种不可逆的融合或变异!
“能压制住吗?切断它的共鸣!”赵明急令。
方舟核心立刻调动银蓝色的信念光辉,试图强行干扰、压制锈蚀的共鸣波动。然而,这一次,锈蚀力量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执着”。它不再像之前那样被动承受压制,而是如同拥有了一丝模糊的“意志”,开始主动地、灵巧地规避着银蓝光辉的围堵,顽固地维持着与外部脉冲的共鸣连接,甚至还在不断地微调自身,试图让共鸣变得更加完美。
【压制失败!目标表现出初步的规则级规避能力。共鸣强度仍在缓慢提升。】
【警告!若共鸣强度超过临界值,可能建立稳定的‘规则链接’,届时将完全失控!】
被动回避和内部压制都宣告无效。继续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绝境之下,方舟核心提出了一个极其冒险的替代方案:
【推演最终方案:主动介入,进行有限接触。】
【方案描述:由本聚合体主导,构建一个高度屏蔽的‘规则接口’,主动与外部脉冲建立低带宽连接。通过可控的信息交换,获取脉冲中的关键数据,以期找到理解或控制内部‘锈蚀’的方法,并满足其‘共鸣’需求,避免其强行突破。】
【风险:1. 连接过程可能被‘噬光之影’察觉。2. 外部脉冲可能携带未知规则病毒或意识碎片。3. 可能加速内部‘锈蚀’的未知异变。成功率估算:41.2%。】
百分之四十一的成功率,比坐以待毙略高一线。
赵明与石岗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绝。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执行!立刻执行!”赵明嘶声道。
命令下达的瞬间,方舟核心那银蓝与暗红交织的光辉以前所未有的速率运转起来。它不再压制锈蚀的共鸣,反而引导着那股躁动的力量,以其为“桥梁”,混合着自身对规则的理解与冰璇坚韧的守护信念,在方舟外围构筑了一个极其微小、能量波动被压制到极限的“规则接收孔洞”。
这个“孔洞”精准地对准了来自规则晶体的定向脉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