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周刊》的深度报道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扩散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十天之内,三篇立场迥异的深度调查几乎同时发布。
第一篇来自某知名商业调查机构,标题犀利:
「山海」第一桶金疑云:从夜市摊主到资本宠儿,消失的五十万启动资金从何而来?
文章用大量篇幅描绘了苏晚晴早期的落魄,然后笔锋一转:“一个毫无背景的女大学生,如何在短短半年内筹得五十万启动资金?这笔神秘的资金来源,始终是未解之谜。”
第二篇是网络上的匿名长文,直指她与顾淮之的关系:
资本的游戏还是真爱的童话?揭秘青云资本与山海科技的隐秘关联
文章暗示顾淮之早在A轮融资前就与苏晚晴过从甚密,并抛出几张两人在路演前私下会面的模糊照片,配以引人遐想的解读。
最致命的是第三篇,来自一个自称“前合伙人”的爆料:
我眼中的苏晚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文章详细描述了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苏晚晴,包括如何“排挤早期合伙人”、“利用主理人情感进行道德绑架”等细节。虽然通篇没有实证,但生动的描述极具煽动力。
这三篇文章像三把利剑,同时刺向“山海”最脆弱的地方。
公司内部顿时人心惶惶。前台不断接到质询电话,公关部的邮箱被媒体信件塞满,连主理人群里都开始出现不安的声音。
“必须立即发表严正声明!”新任的公关总监急得嘴角起泡,“特别是那篇关于启动资金的污蔑,我们可以出示完整的银行流水!”
韩梅梅红着眼睛冲进办公室:“晚晴,他们怎么能这样胡说八道!那五十万是你把老家房子抵押贷款来的,我们都知道!”
王磊更是气得要直接在网上与人对质:“我要把当年的转账记录都贴出来!”
会议室里乱作一团,只有苏晚晴异常平静。她仔细读完三篇文章,甚至做了笔记。
“都不要慌。”她放下笔,目光扫过众人,“这个时候的回应,只会让火越烧越旺。”
“难道就任由他们污蔑吗?”韩梅梅激动地问。
苏晚晴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问题:
1. 谁在推动这些报道?
2. 他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 我们最好的反击是什么?
她分析道:“启动资金的质疑最容易澄清,但我们现在拿出证据,反而会陷入自证清白的陷阱。关系的指控最模糊,也最难辩驳,因为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想相信的。”
“那怎么办?”公关总监问。
“用业绩说话。”苏晚晴打开电脑,调出正在编制的季度财报,“下周就要发布Q3财报了对吧?”
她转向财务总监:“把发布时间提前到明天。同时,启动‘山海透明计划’——向所有用户公开我们的供应链成本和利润结构。”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太冒险了!”CFO第一个反对,“我们的成本结构是商业机密!”
“当信任出现危机时,”苏晚晴说,“透明就是最好的回应。”
第二天上午九点,“山海”同时做了三件事:
第一,如期发布Q3财报。营收同比增长300%,净利润转正,用户留存率再创新高。
第二,官网开通“透明通道”,公示了从原材料采购到终端配送的完整成本构成。
第三,苏晚晴在个人账号发布了一段三分钟的视频。没有回应任何指控,只是平静地讲述了创业初期的故事:
“很多人问我启动资金从哪里来。我抵押了老家父母留下的房子,贷了三十万,加上摆摊攒的十万,向同学借了十万。这是全部的真相。”
视频最后,她说:“比起解释过去,我更愿意用行动证明未来。下周,‘山海’将启动‘千校计划’,让更多学生享受到我们的服务。”
舆论的风向在一周内彻底逆转。扎实的业绩数据、透明的成本公示,以及苏晚晴真诚的态度,让那些指控显得苍白无力。
更让人意外的是,那个所谓的“前合伙人”主动删帖道歉,承认收了竞争对手的钱。
经过这场风波,“山海”的用户忠诚度不降反升。很多用户自发组织“信任山海”的话题,用实际购买行动表达支持。
“你比我想象的还要沉稳。”顾淮之在电话里说。
苏晚晴望着窗外的夜色,轻声回答:“因为我知道,真的假不了。”
争议终会过去,实力永远是最好的辩护。
喜欢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请大家收藏:(064806.com)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