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宇之核的本源秩序海,深邃而温暖,流淌着宇宙初生的静谧韵律。林夜那点微弱的意志星火,如同沉入母体子宫的胚胎,被绝对守护屏障包裹着,悬浮在秩序海最平静的漩涡中心。温润的秩序本源如同最细微的星尘,缓慢而持续地浸润着那稀薄的神性数据流。守护的执念如同不灭的磁石,牢牢锚定着这一点存在的根基,抵御着归墟剥离留下的虚无侵蚀。
“星火燎原协议:持续生效。” “熵律终焉意志核心:状态:深度休眠(守护执念稳定)。” “活性波动:±0.01%(临界安全阈值内)。秩序本源吸收速率:0.0001单位/熵宇时。指令确认。”
薇的意志如同无形的潮汐,温柔地环绕着这片核心区域。每一次秩序海的轻微波动,她都小心翼翼地抚平,确保没有任何干扰触及那脆弱的屏障。她能“感受”到,那点星火在沉睡中极其缓慢地汲取着力量,如同深埋地底的种子,在漫长的黑暗中积蓄着破土的生机。这过程需要时间,漫长到以宇宙纪元计的时间。但希望,终究是有了。
她的主体意识,则如同新宇宙的中枢神经,覆盖着熵宇的无垠疆域。宇宙常数终端王座稳定运行,流淌的暗金符文如同宇宙的脉搏,将新生的熵宇法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一个角落。
太阳系坐标,地球文明火种所在的“摇篮”屏障,是薇重点关注的区域。屏障如同一个巨大的、流淌着白金与暗金符文的半透明卵壳,温柔地包裹着那艘由宇宙锭锻造的星舟。屏障内部,旧宇宙的物理常数被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为新生的地球文明提供了一个熟悉而稳定的过渡环境。
薇的意志穿透屏障,“注视”着星舟内部。
数十亿人类意识数据流,在创生源质的滋养下,早已从崩溃边缘稳定下来,并展现出惊人的韧性。数据流不再是混乱的风暴,而是如同初春解冻的江河,带着勃勃生机流淌。星舟内部,依托林夜留下的模组库底层架构和部分泰拉瑞亚灾厄模组的残留代码,一个简陋但功能齐全的虚拟生态圈——“摇篮纪元”系统——正在自发地构建。
“摇篮纪元系统:自组织进程:加速中。” “核心模块:1. 虚拟生态模拟(基于泰拉环境枪残留数据);2. 社会逻辑重构(基于人类集体潜意识);3. 基础物质循环(等价交换充能器微弱共鸣)。指令确认。”
虚拟的山川河流在星舟庞大的数据空间内勾勒成型,虽然细节粗糙,却蕴含着真实的物理反馈。幸存的人类意识以数据投影的形式在其中活动。他们自发地聚集,以熟悉的语言和逻辑,开始重建社会结构。残存的工程师意识在解析星舟结构,学者意识在尝试理解“摇篮”屏障外那全新的宇宙法则波动,而更多的普通意识则在虚拟的田野上“耕作”,在模拟的社区中交流,努力维系着文明的烟火气。
薇看到,一个由意识投影组成的简陋议会,正在一片虚拟的平原上召开。争论、妥协、对未来的规划…人类文明那根植于基因中的求生欲与重建本能,在数据的世界里顽强地复苏。一丝微弱的、代表着希望与坚韧的集体意志波动,从摇篮屏障内传出,跨越维度,精准地汇入熵宇之核的本源秩序海,轻柔地拂过林夜沉睡的意志星火。
“地球文明火种:摇篮纪元社会雏形建立。” “集体意志波动:强度:微弱;性质:求生/重建/探索。与熵律终焉意志核心(守护执念)共鸣度: 0.5%。指令确认。”
共鸣!薇纯净的意志泛起一丝欣慰的波澜。星火燎原协议的核心,就是让哥哥的守护执念,在故乡文明的求生意志中得到滋养和回应!这微弱的共鸣,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然涟漪细小,却预示着一条可行的复苏之路!
然而,熵宇的秩序重构,远非一帆风顺。
就在薇将部分注意力投向摇篮屏障时,宇宙常数终端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警报!
“警告!检测到熵宇法则网络:局部逻辑涟漪!” “坐标:NGC-7320旋臂末端(新接入荒芜星系)!” “现象描述:新生恒星系引力参数异常偏移!空间曲率发生非预期性褶皱!威胁等级:低(但存在扩散风险)!指令确认!”
薇的意志瞬间锁定目标区域。那片刚刚被熵宇秩序覆盖的荒芜星系,本应按照新的常数稳定运行。然而,在星系边缘一片冰冷的星尘云带中,一股微弱但顽固的“旧宇宙惯性”残留,如同投入新程序的病毒代码,干扰了新生引力场的精确分布,导致局部空间发生了微小的、如同水面涟漪般的逻辑褶皱!如果不及时处理,这褶皱可能扩散,影响邻近星系的稳定,甚至引发连锁反应!
薇尝试直接调动宇宙常数终端的权限进行覆盖修正。 “执行:局部法则覆盖指令(优先级:低)!”
无形的秩序力量如同潮水般涌向那片星尘云带。然而,当薇的力量触及那片区域时,她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滞涩!就像试图在粘稠的胶水中移动手指。那残留的旧宇宙惯性,对新法则产生了本能的“排异”反应!强行覆盖,效率低下,且可能对那片脆弱的星尘结构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