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爬上窗棂,李瑶正坐在书案前翻看一叠密报。她手指在纸上轻轻划过,目光停在几处异常的记号上。这些是昨夜从各路暗桩传回的情报,关于士族与藩王之间的联络路径。她已经连续三日未合眼,只靠一碗清茶撑着。
这几封密信内容太过一致,连用词都几乎相同。这不是自然传递的消息,而是有人刻意安排的模板。更奇怪的是,它们没有走官道驿站,反而绕向西边那条早已荒废的旧商路。那里多年无人通行,连脚印都难留下。
她正要提笔批注,门被轻敲两下。一道身影闪入,是影七。他穿着灰布短衣,脸上带着风尘,像是刚从城外赶回。他没说话,只将一封信放在案上,退后半步。
信纸粗糙,字迹歪斜,像是仓促写就。开头没有称呼,结尾也无署名。可第一句话就让李瑶脊背一紧:“旧龙脉未断,新朝根基将倾。”
她盯着这行字看了很久,才缓缓翻到背面。背面空白,但边缘有一圈极淡的痕迹,像是被香火熏过。她凑近闻了闻,一股微弱的檀香味钻进鼻腔。这种香不常见,不是宫中所用,也不是寻常寺庙会点的。
她把信放下,起身走到墙边的柜子前,取出一本深蓝封皮的册子。这是她自己编的密码本,只有她和父亲知道开启方式。她翻到“星火”一页,指尖在页角摩挲了一下,暗格弹开,里面藏着一枚玉符。
她取出玉符,贴在桌面上那个青铜匣子的凹槽里。匣盖无声滑开,一行小字浮现在内壁:“壬申年,太庙地宫异动三次,守陵官暴毙。”
她呼吸一顿。这件事从未对外提起,连兄长都不知晓。如今却被一封信引了出来。
她立刻命人取来天机推演卷轴。这是空间系统赋予她的能力,能通过关键词追溯历史相似事件。她在卷轴上写下“龙脉”“旧朝残余”“反扑时机”,三道红光依次亮起,指向三个案例——全是前朝宗室在王朝交替之际秘密组织抵抗的记录。
时间、地点、手法,全都对得上。尤其是最后一次,发生在北境一座废弃道观,主持者是一名自称“守脉人”的老道士。
她忽然想起什么,又翻开影七带来的那封信。这次她仔细查看纸张边缘,在右下角发现一个极小的符号,像是一条盘曲的蛇,缠绕着一根柱子。这个图样,她在工部旧档里见过一次,是皇陵修建时某个隐秘监工的标记。
事情开始串起来了。
不是士族单独作乱,也不是藩王野心膨胀。背后有人在推动这一切,利用士族的不满和藩王的兵力,制造混乱。而他们的目标,不只是夺权,而是动摇国本——龙脉。
她不能再等。
她打开抽屉,取出一块黑色木牌,上面刻着“星火”二字。这是三年前启用又停用的一组卧底网络的信物。当初设立是为了监视宦官集团,后来曹瑾倒台,这些人便转入沉睡状态。如今,必须让他们重新活动。
她执笔写下第一道命令:查访近月内是否有外埠僧道进入都城,尤其注意携带青铜罗盘或古籍者。凡是曾在北境停留超过十日的,立即上报。
第二道命令送往工部旧档房。她让人故意泄露一份《皇陵修缮图》,注明有“地宫加固”一项,并安排小吏在茶肆谈论此事,看谁会悄悄前来索阅。
第三道命令最紧要。她选了一名心腹密探,让他伪装成流民,混入城西废弃的玄清宫周边,查探是否有夜间集会、焚香祭拜之类的行为。若发现可疑人物,不得靠近,只记特征,定时回报。
她把三道密令分别封入不同颜色的信封,交给影七。“记住,现在不能打草惊蛇。我们还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藏在哪里。只许查,不许动。”
影七点头,将信封贴身收好。“属下明白。”
“还有。”她补充,“那封信上的檀香,送去药坊比对。我要知道它出自哪座庙观,最好能查到具体批次。”
影七应声退下。门关上后,屋里只剩她一人。她坐回案前,铺开一张地图,用红笔在三个位置钉上黑钉:玄清宫、旧商道入口、工部档案库。
窗外天色渐亮,宫墙投下的影子慢慢缩短。她盯着地图,脑海中反复推演各种可能。如果真有前朝遗老在暗中运作,他们一定需要某种依托——要么是旧人脉,要么是遗留的机关设施,或者……真正的龙脉节点。
她忽然想到父亲曾说过一句话:龙脉不止一条,主脉断裂,支脉仍可续气。当年大雍覆灭时,只毁了主脉,其余几条并未彻底封死。
难道有人找到了未断的支脉?
她站起身,走到匣子前,再次激活玉符。这一次,她输入“龙脉支系”“北境”“地底异动”。系统沉默片刻,跳出一行字:“丙午年,雁门关下有震感两次,当地上报为山体滑坡。”
她记下这个年份。丙午年,正是三年前。
她正准备继续追查,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影七去而复返,脸色有些异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