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指尖悬在情报匣上方,机关纹路微微发烫。方才那阵异动已平息,可她掌心仍残留着一丝震颤的余感。她翻开底册,调出三级加密日志,目光扫过一连串正常流转的信号流,直到江南区域一处暗桩编号“青蚨”跳出异常记录——延迟推送,标注“火急·七州联动”。
她立即输入密钥破译。三十六组数字代号逐行解码,与过去两个月内分散上报的私兵调动、粮草囤积、士族密会时间逐一对应。当最后一段信息浮现时,她的指节轻轻一顿。
七州,三日后午时同时发难。主谋为崔、王、谢、陆、裴、柳、韩七姓残余,勾结地方溃卒三百余部,目标直指新政粮仓、医馆中枢及驿道枢纽。行动代号:清障。
她合上簿册,抬眼望向主厅方向。烛火映在铜铃侧壁,泛出一点微光。她起身,将密报封入特制竹筒,启动传送机制。光芒一闪,文书消失。
主厅内,李震正俯视沙盘。七处红斑静静亮着,位置恰好串联起南北粮道与东西要冲。他未动,也未说话,只是手指缓缓划过兖州节点,又停在潭州边缘。
苏婉坐在案旁,药册摊开,却未翻页。她听见了传送阵轻响,抬眼看去,见李瑶快步走入,面色沉静,手中无物。
“有了?”李震开口。
“是。”李瑶站定,“时间、地点、参与势力全部确认。三日后午时,七州同步起事,意图瘫痪新政命脉。”
李骁原本靠在柱边,闻言立刻上前:“那就先下手为强!我率边军连夜压境,把他们按死在城门里。”
“不行。”苏婉出声,声音不高,却清晰,“百姓刚安顿下来,若大军压境,哪怕未开战,也会惊扰四邻。何况许多村寨并不知情,一旦封锁道路,反成围困。”
李毅站在门侧阴影处,一直未语。此刻他低声道:“敌方选择同一时刻发难,说明内部已有统一调度。我们若提前出兵,等于打草惊蛇,让他们改期或转移目标。”
李震终于抬头:“你们说得都对。但不出兵,民心必乱;轻出兵,战火必延。这一局,不能争快,只能求准。”
他伸手触碰沙盘边缘,一道光痕自中枢扩散,瞬间点亮全国布防图。七处叛乱节点被圈出,每一点周围浮现出驻军分布、粮道走向与驿站密度。
“以‘春防演练’继续掩护。”他语气平稳,“各州巡防营即刻完成战备轮换,兵力前置至边界五十里内,封锁要道,截查异常运输。但不得入境,不得主动接战。”
李骁皱眉:“等他们动手?万一伤及百姓……”
“正因为怕伤百姓,才不能乱动。”李震打断,“他们要的是混乱,我们要的是秩序。谁先失序,谁就输了这一局。”
李瑶接口:“我已经下令激活‘飞鸢传讯网’,在全国增设十三个中继站,确保指令两刻内通达各州。同时锁定七姓联络频段,安排监听小组二十四时辰轮值。”
“好。”李震点头,“你盯住信息流。谁在传令,谁在响应,都要记清楚。”
苏婉起身:“医馆系统转入应急编制。临近七州的总馆立即清点药材储备,增设临时救治点,疏散非必要人员。对外仍称‘春季巡诊’,不引起恐慌。”
“我已传令暗部。”李毅道,“暂停一切非核心行动,集中力量监控七府出入记录。另设三组反渗透小队,随时准备潜入敌营替换信使。”
李震看着沙盘,沉默片刻,忽然问:“李骁。”
“在。”
“若敌军真在午时发难,你第一道命令是什么?”
“封锁粮仓外围,派斥候查明主力动向,再定进退。”
“不对。”李震摇头,“第一道命令,是保护医馆。”
李骁一怔。
“他们打粮仓,是为了断供;烧医馆,是为了毁信。”李震声音低沉,“百姓不怕饿几天,只怕病了没人救。谁敢动医馆,就是动摇根基。你必须让人守住那里,哪怕只有一名医师、一间药房。”
李骁缓缓点头:“我明白了。我会亲自带一营精锐,驻守兖州总馆。”
“不必你去。”李震摆手,“你坐镇中枢,统筹全局。派得力副将即可。”
李瑶取出一份新拟的调度表:“明日辰时前,所有情报节点升级为一级响应。加密频次提升至每刻钟一轮,异常信息须在一刻内直达中枢。另外,我建议启用‘影账’系统,对七州官吏收支进行暗查,找出暗中资助叛军者。”
“准。”李震应下,“此事交你全权处置。”
苏婉走到窗边,望着庭院深处。几个孩子还在练算术,声音清脆。她轻轻抚过袖口绣着的药草纹样,那是新医馆的标志。她转身取来笔墨,写下一道应急令:各州储备止血膏不少于五百斤,退热散两千包,外伤洗剂按万人用量预配。
李毅没有多言,抱拳退出。他穿过回廊,脚步未停,直奔暗部值房。推门而入时,几名探子已等候多时。他从怀中取出铁牌,放在桌上:“闭口令生效。所有非核心行动暂停。重点盯七府,凡有夜间集会、密函传递、马匹调拨,立即记录并上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