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乾坤万象匣的微光在李震指尖熄灭后,整座府邸陷入沉寂。然而洛阳城西的惠民医馆,却在此时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宁静。
门板撞开的瞬间,两名锦衣卫抬着一名浑身是血的男子冲入堂中。药炉上的汤剂微微晃动,蒸腾的热气扑在苏婉脸上。她未等通报便疾步上前,手指刚触到伤者颈侧,呼吸一顿——这人左耳后那道细如发丝的刀疤,她认得。
数月前青牛县外,此人曾持短刃直扑李震胸口,被李骁一枪挑落。当时他咬破毒囊未果,昏迷前只留下半句嘶吼。后来听李毅说,关押期间多次试图自毁经脉,最终不知所踪。如今竟又出现,且伤成这般模样。
“西市巷战擒获,原要押去暗狱,可血止不住。”为首的锦衣卫低声禀报,“属下想着……您这儿或许还能试一试。”
苏婉没答话,只挥手示意将人放上诊疗床。她剪开染透的布甲,伤口暴露的刹那,眉头微蹙。腹间贯穿伤边缘呈锯齿状,创口深处泛着暗青,是三棱刺留下的痕迹。这类兵器极少流入民间,唯有平西王麾下丙字营惯用此器。
她取银针稳住心脉,正欲施药,那人忽然睁眼。
目光浑浊,却死死盯住她脸庞。喉咙里发出断续声响,像砂石摩擦。
“你……为何救我?”声音极哑,仿佛声带已被割裂过。
苏婉俯身,语气温和:“因为你现在是我的病人。”
男子嘴角抽了一下,不知是笑还是痛极。“并州……他们……要动了……”话未说完,喉头涌出大股鲜血,四肢抽搐片刻,彻底不动了。
苏婉伸手合上他的双眼,动作轻缓。银针仍插在腕部穴位,随着生命消逝,那一丝微弱跳动终于归于平静。
门外脚步声传来,不疾不徐。帘子掀开,李震走了进来。
他目光扫过尸体,落在苏婉身上。她坐在席边,手中还握着沾血的针具,指节因久握而泛白。见他进来,只是抬眼看了下,便低头继续整理器械。
李震走近床沿,仔细查看死者右臂内侧。挽起袖口,一处隐蔽纹身浮现:山峦叠嶂之下,一柄铁剑斜插地面,下方两字清晰可辨——“并州”。
他神色一凝。
这不是寻常标记。誓约纹,只有平西王亲卫在完成死训任务后才会由主将亲手烙刻。活着的人不会显露,唯有死后尸身松弛,皮肉舒展,才可能显现全貌。
“他是怎么被发现的?”李震问。
“西市南巷,三个巡夜兵撞见他在翻检废弃井盖。”锦衣卫回道,“交手时用了狠招,当场格杀两人,第三人才勉强发出信号。我们赶到时,他已经失血大半。”
李震沉默片刻,从怀中取出乾坤万象匣。心念一动,匣面浮现出一层淡蓝光晕,缓缓笼罩尸体。几息之后,一道微弱轨迹自匣中生成——起点位于并州铁矿山,终点正是洛阳西市,路径曲折,但与此前系统自主追踪的红点移动路线完全重合。
两条线索,在此刻交汇。
他收起匣子,转身看向苏婉。“你觉得他说的是真话?”
她正在清洗银针,水流冲刷着血迹。“胃里有残留毒囊碎片,成分和之前那些死士一致。但毒性被做了调整,不是即死型,而是缓慢侵蚀脏腑,大约能撑三个月。”
她将最后一根针放入瓷盒,盖上盖子。“他们没指望他活着回来。甚至……可能希望他死在这里。”
李震懂她的意思。
若此人暴毙途中,消息便随尸骨湮灭;若他侥幸抵达,重伤濒死之际吐露情报,反而更易取信于人。无论是哪种结果,都服务于同一个目的——让“并州将动”这个信息,以最真实的方式传入李氏耳中。
“会不会是陷阱?”他问。
“有可能。”苏婉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夜风灌入,吹动案上几张药方纸页。“但如果是假情报,没必要让他带着誓约纹来送死。这种纹身一旦被识破,就是叛族之罪,连家人都会被株连。没人会拿这个做戏。”
她回头看着李震,“更重要的是,他最后说的是‘他们’,不是‘我主’。一个至死效忠的人,不会用这样的词。”
李震盯着那具尸体,良久未语。
屋内香炉轻烟袅袅,药味混着血腥气弥漫开来。外面街道早已宵禁,唯有远处偶尔传来巡更梆子声。
“封锁消息。”他终于开口,“今晚的事,不准外传半个字。尸体暂存地窖,待明日再作处理。”
锦衣卫领命退下。临走前收走了死者的兵刃与残甲,唯独留下那枚嵌在腰带扣里的铜铃片——边缘磨损严重,内侧刻着“丙三”二字。
李震拿起铜铃,指尖摩挲着刻痕。丙字营只是先锋,真正的主力藏在后面。这句话,早在几天前就已从另一名死士口中听过。如今,同样的警告再次出现,而且是由一个本该死在地牢里的人亲口说出。
他转向苏婉,“你累了一夜,回去歇着吧。”
她摇头,“我还得记录诊治过程。这是规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