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推开书房门时,天光正斜过檐角。他没看院中飘动的旗,也没理身后渐远的喧闹。脚步穿过回廊,踏进地底密室的石阶。门在身后合拢,最后一丝光线被吞没。
墙上铜灯自动亮起,火苗稳定,无风无晃。他走到石台前,掌心按上凹槽。一道微光从台心升起,映出半透明的图谱——乾坤万象匣的主界面缓缓展开。
“任务‘掌控豫州’完成。”
系统提示音低沉,不带情绪。
“解锁‘暗部培养手册’中级模块。”
“开启权限:情报分析模型、心理诱导审讯法、身份嵌套伪装术、决策路径模拟。”
“资源消耗:历史修正值 50。”
李震盯着那串文字,没动。
他知道这不只是升级,是转折。
百姓跪地喊恩,旗帜高悬,王焕倒台——这些是明面的胜利。但真正的威胁,藏在没人看见的地方。陈氏账房连夜逃走,盐道上有三批货莫名失踪,驿路沿线几个小吏接连告病。这些事没人提,可他清楚,根子还没断。
他调出“暗部培养手册”。
第一页是训练体系架构图。三大核心模块并列:情报处理、刑讯控制、潜伏渗透。每个模块下细分十余项技能,从“流言溯源”到“微表情识别”,从“记忆重构诱导”到“多层身份维护”。
最下方一行小字写着:“可模拟敌方决策逻辑,预判行动轨迹。”
他闭了闭眼。
这才是真正的权力工具。
不是靠刀杀人,是让人还没动,就已经输了。
他走出密室,直奔校场。
李毅正在练刀。黑衣短打,腰佩双匕,动作干净利落。他收势时,看见李震站在场边,立刻收刀入鞘,快步上前。
“叫所有人停下。”李震说。
“是。”李毅转身吹哨,短促三声。百余名死士迅速列队,鸦雀无声。
李震走上高台。
底下是一张张年轻却刻着风霜的脸。这些人大多从战场活下来,手上沾过血,也被人追杀过。他们信刀,不信话。
“你们以前是护卫。”李震开口,“现在要做另一件事。”
没人说话。
“王焕倒了,可他怎么活到今天的?有人替他藏账,有人替他传信,有人在他倒台前夜,还在替他烧毁名册。”
他顿了顿,“你们能杀他一次,能杀尽所有帮他藏身的人吗?”
队伍里有人皱眉。
李毅站在台下,抬头看着李震,眼神微动。
“从今天起,我要你们学会三件事。”
“第一,情报分析。街谈巷议不是废话,是线索。谁在传‘灵米有毒’?什么时候开始传的?传话的人从哪来?背后有没有人给钱?”
“第二,刑讯逼供。不是用刑具撬嘴,是让他自己想说。人怕的不是疼,是失控。我们要让他觉得,不说,反而更安全。”
“第三,伪装潜伏。你能混进士族家的宴席,也能蹲在茶楼当伙计。穿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没人察觉你是谁。”
台下有人低声嘀咕。
一个死士忍不住开口:“大人,我们是拿刀的,不是拿笔的。”
李震没生气。
他从袖中抽出一卷纸,扔给李毅。
“念。”
李毅展开,声音沉稳:“豫州现存可疑人员清单。逃亡账房三人,最后出现于西岭渡口;盐商周通,名下五处货栈空置,却仍有运单记录;驿卒赵七,曾为王焕传递密信,现居城南老巷,三日未出。”
李震看着那群死士:“这些人,一个没死,一个没抓。但他们做的事,可能比王焕更危险。你们现在还觉得,只要杀人就行?”
没人再说话。
李震走下高台,走到队伍前。
“我知道你们不信这些。可我要告诉你们——真正的敌人,不在战场上,他们在暗处说话,在饭里下毒,在人心种谣言。”
“我们的刀,不为权贵低头,只为百姓出鞘。”
“今后,凡盘剥百姓、投毒放疫、勾结外敌者,无论官民,皆为清剿目标。”
“你们的任务,是让他们还没动手,就暴露。”
李瑶这时从侧门进来,手里抱着一叠纸。她没上台,只将资料分发给各队小旗。
“这是过去一个月的流言记录。”她说,“按时间、地点、传播路径整理。你们要练的第一课,是从这些话里,找出谁在推波助澜。”
一名死士接过纸,皱眉翻看。
“‘李侯的米是妖种,吃了断子绝孙’——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北街茶馆,由一名乞丐说出。三日后,城南两家米铺拒绝收粮。再五日,东市有孩童被父母灌药催吐。”
李瑶指着记录,“你们要问:乞丐从哪来?谁给他饭吃?他说话时,有没有人在旁边听?”
死士们低头看纸,有人开始动笔记。
李毅站在一旁,手按在匕首柄上。
他忽然开口:“大人,我愿意带头学。”
李震看了他一眼。
“你不怕丢脸?”
“我怕。”李毅声音低,“我怕有一天,我又变成那个躲在暗巷里等死的孤儿。那时没人救我,现在有人信我。我不想再让那种事发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