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阴雨笼罩着这座赤道旁的城邦,霓虹灯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折射出迷离的光晕,仿佛为这座不夜城披上了一层模糊的伪装。
雨水敲打着玻璃幕墙,也掩盖了暗处许多不为人知的动静。
在樟宜国际机场以东约五公里处,一个废弃的渔码头仓库区内,黑暗是这里的主宰。
只有偶尔划破夜空的闪电,能短暂照亮堆积如山的破损集装箱和锈迹斑斑的龙门吊。
仓库内部,却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微弱的光源来自几盏悬挂在钢梁上的应急灯,映照出数十个沉默的身影。
他们穿着深色的作战服,外套着轻便的防弹背心,身上没有任何标识。
武器安装了消音器的MP7A1冲锋枪、P226手枪、高爆手雷、切割工具被仔细地检查、擦拭,最后稳稳地持握在手中。
他们是国家安全局派驻狮城的行动队,“阴影”小组。
负责人代号“夜枭”,一个面容普通,扔进人海就找不到的中年男人。
“时间校对,23:45。”
夜枭的声音低沉而平稳,通过骨传导耳机传入每一名队员的耳中。
“‘归途’航班预计60分钟后抵达,我们的任务,是在30分钟内,肃清并控制机场塔台、航站楼关键通道、以及引导鲲鹏机降。”
他面前展开的平板电脑上,显示着樟宜机场的详细三维结构图,几个关键节点被高亮标记。
“一组,负责塔台。无声清除,确保通讯管制。”
“二组,航站楼A、B连接枢纽,建立阻击点。”
“三组,随我前往04L跑道引导区域,建立临时防御阵地,接应信天翁。”
“记住,我们是影子,在‘雷霆’炸响之前,我们必须是无声的。”
“但若暴露……不惜一切代价,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明白吗?
“明白!”
低沉的回应在仓库中回荡,带着金属般的冰冷质感。
23:50,行动开始。
“阴影”小组的成员如同鬼魅般融入雨夜。
他们利用提前侦查好的路线,避开主要道路的监控,借助排水渠、绿化带和维修通道,向庞大的机场综合体渗透
雨水完美地掩盖了他们的脚步声和行动痕迹。
与此同时,在南海那片被临时划定的“演习”区域边缘,舷号为“复兴”与“远航”的核动力航母,如同两座移动的钢铁山脉,正以战斗航速破开墨色的海浪。
甲板上灯火通明,却秩序井然。
穿着不同颜色马甲的地勤人员,在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做着最后的飞行检查。
“甲板清空!放飞作业开始!”
航空长浑厚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响彻甲板。
首先被弹射出去的是歼-35隐身战斗机。
它们如同暗夜中的蝙蝠,机翼下的导弹在灯光下闪烁着寒光,迅速爬升,融入云层之上,任务是建立一道无形的屏障,夺取并确保机场上空绝对的制空权,拦截任何可能前来干预的太约战机。
紧接着是歼-15D,歼-15T,电子战飞机和空警-600预警机。
前者将释放强大的电磁干扰,压制狮城区域乃至太约东南亚司令部的雷达与通讯。
后者则如同高悬的天眼,监控着广阔空域和海面,为整个突击行动提供实时情报和指挥引导。
更远处,在夜幕和雨云的掩护下,从“远征”号075型两栖攻击舰上,一群造型奇特噪音极低的双旋翼直升机已经悄然升空。
它们紧贴着波涛汹涌的海面,以近乎掠海飞行的姿态,如同贴着海面滑行的巨大蝙蝠,朝着狮城海岸线、朝着樟宜机场的方向疾驰而去。
机舱内,坐满了全身笼罩在ATLAS EXO外骨骼和先进装备中的“寂静黎明”队员,他们是第二波,也是决定性的打击力量。
而在暹罗与根据地西部军区接壤的边境线上,数个已经完全展开的机械化步兵旅,所有的坦克、步战车引擎都已经点火预热,炮口遥指着南方。
士兵们坐在闷热的车厢内,听着外面淅沥的雨声,等待着那道跨越国境线的命令。
他们的任务是,一旦机场夺取成功,立刻以雷霆万钧之势撕开暹罗北部薄弱的防线,直插腹地,策应狮城方向的行动,并牵制太约可能从陆路发起的增援。
南海深处,一艘055型万吨驱逐舰的垂直发射系统盖板已经缓缓打开,露出了里面冷峻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发射管。
目标参数早已装定:停泊在狮城港内、以及可能在附近海域游弋的太约海军舰艇。
只待一声令下,这些致命的利剑便将撕裂长空,给予对手毁灭性的打击。
更庞大的两栖登陆舰队,包括船坞登陆舰和坦克登陆舰,已经搭载着海军陆战队和两栖装甲车辆,进入了预定的登陆海域。
舱门内的05式两栖突击车蓄势待发,只等着机场信号传来,便向预设滩头发起冲击,建立稳固的桥头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