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晋纪十五 (公元324年-327年)

资治通鉴白话版 晋纪十五 (公元324年-327年)

作者:鬼老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4 14:28:49

太宁二年甲申年,公元324年。

春天正月,王敦诬陷周嵩、周莛和李脱图谋不轨,在军营里把他俩抓起来杀了;又派参军贺鸾到吴地找沈充,把周札哥哥们的儿子全杀了;还进兵袭击会稽,周札抵抗作战,最后死了。

后赵的将兵都尉石瞻侵犯下邳、彭城,占领了东莞、东海,刘遐退守到泗口。

司州刺史石生在新安攻打前赵的河南太守尹平,把尹平杀了,抢掠了五千多户人家才回去。从这以后,后赵和前赵结了仇,天天互相攻打抢掠,河东、弘农一带,老百姓没法好好过日子。

石生侵犯许、颍两地,俘虏了上万人;又在阳翟攻打郭诵,郭诵带兵迎战,把石生打得大败,石生退守到康城。后赵的汲郡内史石聪听说石生战败,赶去救援,进攻司州刺史李矩、颍川太守郭默,把他们都打败了。

成汉君主李雄,皇后任氏没生儿子,他有十几个妾生的儿子,可李雄却立了哥哥李荡的儿子李班为太子,让任后像对亲儿子一样抚养他。大臣们请求立他自己的儿子,李雄说:“我哥哥是先帝的嫡长子,有非凡的才能和大功劳,事业快成功时却早逝了,我常常悼念他。而且李班仁孝好学,一定能继承先辈的事业。”太傅李骧、司徒王达劝谏说:“先王立继承人一定选自己的儿子,是为了明确名分,防止篡权夺位啊。宋宣公、吴馀祭的例子,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了。”李雄不听。李骧退下后流着泪说:“祸乱就要从这儿开始了!”李班为人谦恭,尊重士人,一举一动都遵守礼法,李雄每逢有重大商议,总会让他参与。

夏天五月甲申日,张茂病重,拉着世子张骏的手哭着说:“我们家世代以孝友忠顺闻名,现在虽然天下大乱,你要继承这些品德,不能丢失啊。”并且下令说:“我的官职不是朝廷任命的,只是为了办事才担任,哪敢以此为荣!我死的时候,要用白色便帽入棺,不要用朝服装殓。”当天,张茂去世。愍帝的使者史淑在姑臧,左长史汜祎、右长史马谟等人让史淑任命张骏为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在他的辖区内赦免罪犯。前赵君主刘曜派使者追赠张茂为太宰,谥号成烈王,任命张骏为上大将军、凉州牧、凉王。

王敦病得很重,假传诏书任命王应为武卫将军做自己的副手,任命王含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钱凤对王敦说:“万一您有不测,是不是就把后事托付给王应?”王敦说:“非同寻常的事,不是普通人能做的。况且王应年纪小,哪能担当大事!我死之后,不如放下兵权,解散部众,归顺朝廷,保全家族,这是上策;退回武昌,收兵自卫,不停止向朝廷进贡,这是中策;趁我还活着,率领所有兵力顺江而下,万一侥幸成功,这是下策。”钱凤对他的同党说:“主公的下策,才是上策啊。”于是和沈充定下计谋,等王敦一死就发动叛乱。又因为皇宫里守卫还很多,上奏请求让守卫实行三番休二的制度(即三个批次中两个批次休息)。

起初,皇帝亲近信任中书令温峤,王敦讨厌他,就请求让温峤担任自己的左司马。温峤于是假装对王敦很恭敬,处理军府事务,还时常进献一些迎合王敦心意的密谋。他和钱凤结好,为钱凤说好话,常说:“钱世仪(钱凤字世仪)很有才智。”温峤向来有善于识别人才的名声,钱凤听了很高兴,和温峤结下深厚的交情。正好丹杨尹的职位空缺,温峤对王敦说:“京尹是关键职位,您应该自己选合适的人,恐怕朝廷任命的人,不一定合适。”王敦觉得对,问温峤:“谁合适呢?”温峤说:“我觉得没人比得上钱凤。”钱凤也推荐温峤,温峤假装推辞,王敦不听,六月,上表推荐温峤为丹杨尹,并且让他暗中监视朝廷。温峤担心自己走后钱凤在后面说坏话阻止,趁着王敦设宴送别,温峤起身敬酒,到钱凤面前时,钱凤还没来得及喝,温峤假装喝醉,用手板把钱凤的头巾打落,板起脸说:“钱凤你是什么人,我温太真敬酒你敢不喝!”王敦以为他醉了,就把两人劝开了。温峤临走时,和王敦告别,哭得眼泪鼻涕直流,出了门又回来好几次。温峤走后,钱凤对王敦说:“温峤和朝廷关系很密切,又和庾亮交情深厚,不能信任他。”王敦说:“温太真昨天喝醉了,稍微对你来点脾气,你怎么就能这样说他坏话!”温峤到了建康,把王敦谋反的计划全告诉了皇帝,请求提前做好防备,又和庾亮一起谋划讨伐王敦的事。王敦听说后,大怒说:“我竟然被这小东西欺骗了!”他给司徒王导写信说:“温太真才走了几天,就干出这种事!我要悬赏活捉他,亲自拔掉他的舌头。”

皇帝准备讨伐王敦,问光禄勋应詹的意见,应詹鼓励皇帝这样做,皇帝于是下了决心。丁卯日,任命司徒王导为大都督、兼扬州刺史,任命温峤为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和右将军卞敦一起守卫石头城,应詹为护军将军、都督前锋及朱雀桥南诸军事,郗鉴代理卫将军、都督从驾诸军事,庾亮兼任左卫将军,让吏部尚书卞壸代理中军将军。郗鉴认为这些军职名称对实际作战没什么帮助,坚决推辞不接受,请求召临淮太守苏峻、兖州刺史刘遐一起讨伐王敦。皇帝下诏征召苏峻、刘遐以及徐州刺史王邃、豫州刺史祖约、广陵太守陶瞻等人进京保卫京师。皇帝驻守在中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