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春日,暖风和煦,繁花似锦,整座城市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话题都围绕着即将到来的一场盛大婚礼 —— 李逸与苏瑶的喜结连理。这对新人,一个是凭借科技革新与务实理念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一个是饱读诗书、心怀大义的名门闺秀,他们的结合,堪称天作之合,也成为长安百姓翘首以盼的盛事。
传统流程:遵循古礼,庄重有序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李府的朱红大门上,门庭若市,宾客络绎不绝。李逸身着一身绯红色的新郎官服,头戴乌纱帽,帽上的红宝石熠熠生辉,腰间系着一条金色腰带,更显英姿飒爽。他站在府前,迎接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眼神中满是幸福与期待。
按照唐朝的 “三书六礼”,婚礼的流程严谨而庄重。早在数月前,李府便请了城中最有名望的媒人,带着聘书前往苏府提亲,这便是 “纳采”。聘书用最上乘的宣纸书写,字迹工整,言辞恳切,表达了李逸对苏瑶的倾慕之情,以及李府对这门亲事的重视。苏府欣然应允后,媒人又带着李逸的生辰八字,再次登门询问苏瑶的名字与生辰,完成 “问名” 环节。
随后,李府将二人的八字拿去请算命先生占卜,得吉兆后,满心欢喜地前往苏府 “纳吉”,告知对方这是天赐良缘。接着,便是 “纳征”,李府准备了丰厚的聘礼,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珍稀古玩,满满当当装了数十辆马车,浩浩荡荡送往苏府。聘礼清单详细记录在礼书上,每一件礼品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象征着李府对苏瑶的珍视。
“请期” 之日,李府占卜选定了良辰吉日,派媒人前往苏府商议婚期。双方敲定后,婚礼的筹备便紧锣密鼓地展开。而今日,终于迎来了最重要的 “亲迎” 环节。
巳时,李逸带着迎亲队伍,骑着高头大马,浩浩荡荡地前往苏府。队伍中,鼓乐齐鸣,彩旗飘扬,抬着迎书的小厮走在最前面,迎书用红绸包裹,象征着李逸即将迎接新娘过门的郑重承诺。苏府门前,早已张灯结彩,苏瑶的家人和亲友们站在门口,翘首以盼。
李逸下马后,手持大雁,步入苏府。这大雁,是 “亲迎” 环节不可或缺的礼物,寓意忠贞与和顺。然而,今日的大雁有些特别,它的羽毛上系着彩色的丝带,丝带随风飘动,煞是好看。原来,这是李逸特意让人准备的,在遵循古礼的同时,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活泼。
进入苏府后,李逸按照习俗,向苏瑶的父母行跪拜之礼,表达感恩与敬意。苏瑶的父亲苏定方,身着朝服,面容慈祥,扶起李逸,微笑着说:“贤婿,今日你迎瑶儿过门,望你二人夫妻恩爱,相濡以沫。” 李逸郑重地点点头:“岳父大人放心,逸定当护苏瑶周全,携手相伴一生。”
现代融入:创新元素,闪耀全场
在苏府的闺阁中,苏瑶身着一袭青绿色的嫁衣,宛如春日里的仙子。嫁衣上绣着精致的凤凰图案,凤凰展翅欲飞,栩栩如生,象征着她的高贵与美丽。她头戴凤冠,凤冠上的珠宝璀璨夺目,垂下的珠帘轻轻晃动,遮住了她娇羞的面容。
苏瑶的身旁,是一群伴娘,她们嬉笑打闹,为她梳妆打扮。与传统不同的是,伴娘手中拿着的不是传统的胭脂水粉,而是一面面精致的玻璃镜。这玻璃镜,正是逸品轩的最新产品,镜面光滑平整,成像清晰,苏瑶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姣好的面容,脸上泛起红晕。
“小姐,你真美!” 一个伴娘赞叹道。
苏瑶轻轻一笑:“今日,我定要做最美的新娘。”
说话间,李逸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闺阁前。按照习俗,他需要通过伴娘团的考验,才能见到新娘。伴娘团出了一道道难题,有诗词对答,有猜谜游戏,李逸才思敏捷,一一轻松化解。最后,伴娘团拿出了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装着一对玉戒指,戒指上刻着 “逸瑶同心” 四个字。
“李公子,这对戒指是小姐特意准备的,你需在其中一枚戒指上,写下对小姐的承诺,方能见她。” 伴娘笑着说道。
李逸接过戒指,拿起笔,在戒指上写下:“婚后共推女子学堂,助天下女子得知识,获自立。”
众人纷纷鼓掌,李逸推开闺阁的门,见到了心心念念的苏瑶。他走上前,轻轻为苏瑶戴上戒指,苏瑶也为他戴上另一枚,两人相视而笑,眼中只有彼此。
随后,新人来到苏府的正厅,这里早已布置成了婚礼的现场。正厅中央,摆放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一个大盘子,盘子里装满了逸品轩的肥皂、玻璃镜等小礼品。这是李逸和苏瑶为宾客准备的抽奖环节,希望大家在分享他们喜悦的同时,也能收获一份惊喜。
宾客们纷纷围拢过来,抽取自己的幸运礼品。抽到肥皂的,欣喜地闻着肥皂散发的淡淡香气;抽到玻璃镜的,对着镜子左顾右盼,对这新奇的物件赞不绝口。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苏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