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场哨响,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淹没了济南奥体中心。
球员们拖着灌了铅的双腿,互相搀扶着谢场一周,享受着全场球迷英雄般的致敬。
更衣室里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音乐声、队友间的击掌声、庆祝胜利的笑谈声交织在一起,驱散了刚刚经历九十分钟激战的疲惫。大部分球员都沉浸在胜利的氛围里。
但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有一个孤岛。
谢文能独自坐在角落的衣柜前,头埋得很低。
他身前的地板上,有一小滩水渍,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懊恼的泪。
那个几乎能让胜利变得更完美的单刀球,此刻像一部循环播放的黑白默片,在他脑海里一遍遍地回放。
他甚至能清晰地回忆起自己起脚瞬间的每一个细节:看到球门时的那股冲动,想要一战成名的渴望,以及皮球划出脚面后,心中那零点一秒的窃喜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失落。
中路的克雷桑和孔帕尼奥正在和几名队友谈笑风生,但他们不时投向角落的目光,让那份欢乐的气氛始终无法抵达谢文能的身边。
那种感觉很微妙,不是压力,而是一种复杂的、欲言又止的关切,反而让谢文能更加无地自容。
王大雷扯下胶带,发出“刺啦”一声脆响。
他看了一眼角落里的谢文能,想走过去说点什么,但看到小伙子那个样子,又觉得现在说什么都多余,最终只是摇了摇头,把话咽了回去。
更衣室的门被推开,林昊走了进来。
他换下了那身笔挺的西装,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白衬衫,袖子随意地卷到手肘。
“打得漂亮!这是我们应得的!”林昊的声音依旧带着病后的沙哑,但足以让喧闹的更衣室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他身上,脸上带着胜利的笑容。
谢文能的身体猛地一僵,头埋得更低了。
林昊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兴奋的脸,最后,落在了那个角落。
“谢文能。”
林昊看着他,淡淡地问:“最后一个球,为什么不传?”
“我……我看到有机会……”谢文能的声音细若蚊蝇,“我想……我想为球队锁定胜局……”
“不,说实话。”林昊打断了他,“你想当英雄。”
谢文能的脸瞬间涨红,羞愧地低下了头。
“当英雄没有错。每个前锋都想进球,都想当英雄。这是好事。”林昊的语气缓和了下来,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克雷桑和孔帕尼奥,“但你看看他们,他们跑到了比你更好的位置,就是为了让你有更多的选择,为了让球队的胜利来得更轻松。”
“今天,我们赢了,所以你可以昂首挺胸。但是,”林昊话锋一转,变得格外严肃,“在场上,英雄不是只想着自己进球的那个人,而是永远能为团队做出最正确选择的那个人。”
林昊走上前,拍了拍谢文能的肩膀,那只手温暖而有力。
“抬起头来。”
谢文能抬起头,对上了林昊的目光。
“我们赢了,所以你可以笑。但你要记住这个球,记住这种即使在胜利中也挥之不去的遗憾感。它比任何战术课都管用。它会提醒你,一个伟大的球员,追求的不仅仅是胜利,更是每一次选择的完美。下次,再有这样的机会,你就知道该怎么选了。”
说完,他转身对着所有人说:“我们赢了,这是事实。我们带着领先去韩国,这也是事实。”
“现在,洗澡,换衣服,回家!”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挤满了来自中韩两国的记者。闪光灯此起彼伏,将整个房间照得如同白昼。
林昊落座时,一阵轻微的眩晕让他下意识地扶了一下桌子,这个细微的动作被前排的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了。
崔康熙已经先一步发言,他盛赞了自己球队的斗志,并反复强调两队只有一球之差,言语间充满了对第二回合翻盘的信心。
轮到林昊时,一个戴着眼镜的韩国记者立刻站了起来,用略显生硬的中文问道:“林教练,崔康熙教练认为,今天虽然输了比赛,但双方的差距甚小。对此您怎么看?您是否认为,这个丢球让你们的胜利变得不那么保险?”
这个问题,充满了挑衅的意味。
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昊那张苍白的脸上。
林昊拿起话筒,身体微微前倾,表情平静。
“我尊重崔康熙先生,但我们对比赛的看法显然不同。他能从1比2的失利中找到‘差距甚小’的安慰,而我,却在2比1的胜利中看到了我们本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这句话瞬间让现场安静下来,中方记者们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林昊的目光转向那个韩国记者,语气变得更加清晰有力:
“你问我这个丢球,是不是让胜利变得不保险?从比分上看,是的,一个球的优势在两回合的比赛里确实谈不上绝对保险。”
他坦诚地承认了这一点,让韩国记者一愣,似乎没想到他会如此直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