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夏,汝南的战场上,刀光剑影映着败军的血;青州的城池外,曹军的旌旗卷着袁氏的残烟;新野的校场上,阵法操练透着新生的劲;江左的夜风中,腊梅清香裹着红颜的愁。一边是曹操扫平南线、北上统一的雄心,一边是刘备寄人篱下、积蓄力量的坚守,而乱世里的一抹柔情,正藏在长江边的石碑旁,诉着无人知晓的牵挂。
一、汝南鏖战:蔡阳追袭伐玄德 元直初策试锋芒
汝南的腹地,官道两旁的玉米地刚抽穗,却被马蹄踏得一片狼藉。蔡阳骑着黑马,握着一柄镔铁大刀,身后跟着五千曹军精锐,尘土飞扬地追向刘备——他奉曹操之命,要彻底清除刘备在汝南的势力,绝不让这个“汉室皇叔”有机会卷土重来。
“刘备!你往哪逃!”蔡阳的声音带着嚣张,他已追了刘备三日,从汝南东部追到西部,眼看就要追上,“你这败军之将,投袁绍不成,又想逃去荆州?今日我定要斩你,为我曹营战死的兄弟报仇!”
刘备的队伍在前狂奔,士兵不足千人,个个疲惫不堪。徐庶(单福)勒马来到刘备身边,声音沉稳:“将军,不可再逃!蔡阳军虽多,却轻敌冒进,我们可在前面的“落马坡”设伏——那里两侧是山,中间只有一条窄路,适合打伏击。”
“先生,我们兵力太少,伏击能成吗?”张飞握着丈八蛇矛,声音带着疑虑。
“张将军放心,”徐庶指着地图,“我们派三百士兵,在山坡上埋滚石、设绊马索;关将军带两百士兵,在窄路尽头埋伏,等蔡阳军进入伏击圈,先放滚石打乱他们,再由关将军率军冲锋,我和张将军、吕将军护着您断后。就算不能全胜,也能杀杀他们的锐气,为我们逃往荆州争取时间。”
刘备点头:“好!就按先生的计策办!”
队伍很快抵达落马坡,士兵们连夜埋滚石、设绊马索。次日清晨,蔡阳的军队果然追来,见刘备的队伍在窄路尽头,大笑道:“刘备!你跑不动了吧!”他催马冲进去,身后的曹军也跟着涌入。
“放滚石!”徐庶一声令下,山坡上的滚石滚滚而下,曹军瞬间乱了阵脚,马匹被绊马索绊倒,士兵们惨叫连连。
“蔡阳!我来会你!”关羽骑着赤兔马,提着青龙偃月刀冲出来,刀光如闪电,直劈蔡阳。蔡阳挥刀格挡,却被震得虎口发麻——他没想到关羽的力气竟如此之大!
两人斗了十几个回合,蔡阳渐渐落入下风。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曹操派来的于禁,带着三千骑兵,奉命夹击蔡阳(曹操担心蔡阳轻敌,暗中派于禁支援,却没想到蔡阳已陷入伏击)。
“蔡将军,我来助你!”于禁大喊。
蔡阳见援军到来,精神一振,挥刀又攻向关羽。可他没注意,身后的吕子戎已绕到他侧面,影匿剑使出“影匿瑬心舞·刺”,剑尖直刺蔡阳的马腿。马受惊跃起,将蔡阳掀翻在地。
关羽趁机上前,青龙偃月刀一挥,斩下蔡阳的首级!“蔡阳已死!降者免死!”
曹军见主将被杀,又有于禁的军队“夹击”(实则于禁见蔡阳已死,不愿与关羽硬拼),纷纷放下兵器投降。刘备看着蔡阳的首级,叹了口气:“若非先生献策,我们今日难脱此难。”
徐庶躬身道:“将军过奖。只是我们兵力太少,汝南已不可守,需尽快前往荆州投奔刘表,再图后计。”
刘备点头,带着残兵,往荆州新野的方向而去——汝南之战虽败,却让他见识了徐庶的智谋,也让队伍在绝境中多了几分凝聚力。
二、孟德北上:乘胜追击扫袁氏 郭嘉献策破青州
蔡阳战死、刘备逃往荆州的消息传到许昌,曹操正在中军帐里与郭嘉商议北上之事。听闻南线已定,曹操大喜,拍案道:“蔡阳虽死,却也算清除了南线的隐患!如今袁绍病重,他的儿子袁谭、袁尚为争继承权,矛盾重重,正是我们北上扫平袁氏的好时机!”
郭嘉捂着嘴咳了两声,脸色苍白却眼神锐利:“丞相所言极是。袁谭守青州,袁尚守冀州,两人互不信任。我们可先攻青州的袁谭,袁尚必不会全力来援;等击败袁谭,再转头攻冀州,袁氏集团定能一举平定。”
“好!就按奉孝的计策办!”曹操当即下令,派夏侯惇守许昌,自己亲率五万大军,北上攻青州。
青州的治所临淄城外,袁谭骑着马,看着城下的曹军,脸色铁青——他没想到曹操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弟弟袁尚的援军,只派了三千人,还在三十里外按兵不动。
“袁谭!你父袁绍昏庸,败于官渡,你还敢负隅顽抗?”曹操骑着马,对着城楼上大喊,“若你投降,我可饶你性命;若顽抗,城破之日,定斩不饶!”
袁谭怒喝:“曹操!你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汉室逆贼!我就算战死,也不会投降!”他下令放箭,箭雨如蝗般射向曹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