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夏,官渡之战的战云笼罩黄河两岸。白马坡的黄沙里,青龙偃月刀的寒光划破敌军阵脚;延津渡的乱军中,赤兔马的蹄声踏碎袁绍的希望。关羽的“万人敌”之名,在两员大将的首级上铸就;而吕子戎的一言,在袁绍的刀下救下刘备的命。当“千里寻兄”的书信递到关羽手中,许昌的黄金美女便成了过眼云烟,只剩五关六将的血与赤兔马的影,伴着“忠义”二字,在乱世里踏出一条孤勇之路。
一、白马告急:孟德召将议破敌 云长请战报恩情
许昌丞相府的议事厅里,烛火彻夜未熄。曹操握着从白马送来的急报,眉头拧成疙瘩——袁绍派大将颜良率五万兵马攻白马(今河南滑县),守将刘延节节败退,已快撑不住了。
“颜良乃河北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麾下‘先登死士’更是精锐,谁愿率军去救白马?”曹操的目光扫过麾下将领,夏侯惇、许褚等将皆面露难色——他们与颜良交过手,知道此人不好对付。
“丞相,末将愿往!”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众人转头,见关羽身着绿色战袍,手握青龙偃月刀,站在人群中,眼神坚定。
曹操眼前一亮,却又犹豫:“云长,颜良勇猛,你……”
“丞相放心,”关羽打断他,“末将归降以来,蒙丞相厚待,赠黄金、赐赤兔,却无以为报。今颜良犯境,末将愿去斩他,一来解白马之围,二来报丞相之恩——待恩情已报,末将若寻得皇叔,便会辞行,望丞相成全。”
曹操心中虽不舍,却也知道关羽的性子,只能点头:“好!云长若能斩颜良,朕定不拦你寻兄之路!张辽,你带五千骑兵,随云长同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张辽躬身应道:“遵令!”他悄悄拉过关羽,低声道:“云长兄,颜良阵中多弓弩手,你需小心,若事不可为,切勿硬拼。”
关羽拍了拍他的肩:“文远放心,我自有分寸。”
次日清晨,关羽骑着赤兔马,提着青龙偃月刀,率五千骑兵往白马而去。赤兔马果然神骏,日行千里,不到一日便抵达白马城外。远远望去,颜良的军营连绵数里,“颜”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阵前的“先登死士”个个披甲持盾,气势逼人。
守将刘延见关羽来了,连忙打开城门:“关将军,您可算来了!颜良已攻城三日,再守不住了!”
关羽点头,勒马立于阵前,对着颜良的军营大喊:“颜良!我乃汉寿亭侯关羽,速速出来受死!”
二、坡前斩颜:赤兔追风破敌阵 青龙偃月斩名将
颜良正在营中议事,听闻关羽叫阵,冷笑一声:“一个降将,也敢口出狂言!”他提着大刀,率三千“先登死士”冲出营门。
见关羽单骑立于阵前,颜良不屑道:“关羽!你背主投曹,还有脸来战我?”
“我降汉不降曹,何来背主之说?”关羽怒喝,“你犯我汉室疆土,杀我百姓,今日我便斩你,以儆效尤!”
说罢,关羽催动赤兔马,如一道红色闪电般冲了出去。赤兔马速度太快,颜良的“先登死士”还没来得及举盾,关羽已冲到颜良面前。颜良大惊,连忙举起大刀格挡,却见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突然横扫——刀风呼啸,快得让人看不清轨迹,“咔嚓”一声,竟将颜良的大刀劈成两段!
颜良还没反应过来,关羽已翻身下马,左手抓住他的衣领,右手挥刀,斩下他的首级!“颜良已死!降者免死!”关羽提着颜良的首级,翻身上马,对着颜良的军队大喊。
“先登死士”见主将被杀,瞬间乱了阵脚,有的弃械投降,有的转身就逃。关羽率骑兵趁机冲锋,五千人马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击溃了颜良的军队,解了白马之围。
消息传到许昌,曹操大喜,亲自率军来白马犒劳关羽:“云长真乃万人敌!斩颜良、解白马之围,此功当赏!”他当即下令,赏关羽黄金百两、锦缎千匹。
关羽却摇头:“丞相的赏赐,末将不能收。此功乃将士们共同努力,非末将一人之功。且末将此来,只为报恩,待寻得皇叔,便会辞行。”
曹操看着关羽,心中更不舍,却也只能叹道:“好!我不勉强你。若你寻得皇叔,定要告诉我,我亲自为你送行。”
三、冀营惊变:袁绍怒欲斩玄德 子戎力辩救故主
颜良被杀的消息传到冀州袁绍营中,袁绍气得拍案大怒:“刘备!你弟弟关羽杀我大将颜良,你还有何话说?”
刘备正与赵云、吕子戎商议招募部曲之事,听闻消息,连忙跪地:“明公,关羽归降曹操,非我所愿。我也不知他会杀颜良,还请明公明察!”
“明察?”袁绍冷笑,拔出佩剑,指着刘备,“你与关羽结义,他杀我大将,定是你暗中通曹!今日我便斩了你,为颜良报仇!”
“明公不可!”吕子戎突然上前一步,挡在刘备面前,手中的影匿剑虽未出鞘,却透着一股凌厉的气势,“末将有一言,若说出来,明公再杀我家主公不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