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春,洛阳的荒草已漫过宫墙的砖缝,许昌的土地还带着冬末的寒意。献帝的饥肠在残破的太极殿里咕咕作响,曹操的马鞭正朝着“奉天子”的棋局挥去;杨奉的刀还想护着最后的皇权,徐晃的斧已在忠义与明主间做出抉择;而枣祗的屯田策,正像一粒种子,要在许昌的土地上,为曹操的霸业扎下深根。一场迎驾、一次归降、一回迁都、一番垦荒,在这个春天,写就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开篇。
一、洛阳窘:汉主残宫吞糠麸 杨韩专权阻勤王
洛阳,昔日的大汉帝都,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太极殿的正门早已倒塌,荒草从殿内的地砖缝里钻出来,缠着断裂的龙柱,像要把这座宫殿彻底吞没。献帝刘协坐在殿内唯一还算完整的石阶上,手里捧着一块掺了糠麸的麦饼,难以下咽——这是杨奉、韩暹派人送来的“御膳”,比他东归途中吃的野枣还要难嚼。
伏寿皇后坐在他身边,正用一块破布擦拭着一件残破的玉佩——那是她入宫时,母亲送她的嫁妆,如今成了她唯一的念想。“陛下,再吃一点吧,不然身子会垮的。”她声音轻柔,却带着掩不住的疲惫。
献帝摇了摇头,将麦饼放在一旁,目光望向殿外:“洛阳已成这般模样,杨奉、韩暹只知把持朝政,劫掠百姓,哪里还管朕的死活?之前派去兖州的使者,也不知道有没有见到曹操。”
他想起东归途中,徐晃护驾时的忠诚,想起曹操送来的书信里“愿率军勤王,护陛下安康”的承诺,心中便多了一丝期盼——如今诸侯之中,只有曹操有实力、有地盘,或许只有他,能让汉室稍微体面些。
可他不知道,杨奉、韩暹早已截获了他的使者。此时,杨奉的府邸里,韩暹正拿着使者的书信,怒拍案几:“曹操这奸贼!竟敢打陛下的主意!洛阳是我们的地盘,绝不能让他进来!”
杨奉穿着一身铠甲,手里握着大刀,脸色阴沉:“曹操的青州兵战斗力极强,我们硬拼恐怕不是对手。不如派人去徐州,联络吕布——吕布刚败于曹操,定恨他入骨,若能与吕布联手,定能挡住曹操!”
两人一拍即合,当即派人去徐州联络吕布,同时下令:“紧闭洛阳城门,若曹操率军前来,一律乱箭射回!”
他们不知道,曹操的大军,早已在前往洛阳的路上;更不知道,他们麾下最勇猛的将领徐晃,心中早已对他们的残暴失望,正等着一个“明主”的出现。
二、孟德计:文若献策奉天子 董昭暗通定迁都
兖州昌邑的曹操府中,荀彧正手持洛阳送来的密信,站在曹操面前。信是董昭写的——董昭本是朝廷官员,因不满杨奉、韩暹专权,暗中投靠曹操,信中详细说明了洛阳的情况:献帝缺粮、杨韩专权、士兵劫掠百姓,还建议曹操“速率军迎驾,再以洛阳无险可守、缺粮为由,迁都许昌,掌控朝政”。
“文若(荀彧字),你怎么看?”曹操放下密信,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奉天子以令不臣”,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政治优势,有了献帝,他就能以“朝廷”的名义号令诸侯,名正言顺地扩张地盘。
荀彧躬身道:“主公,董昭之言甚善!如今献帝在洛阳受苦,杨奉、韩暹残暴不仁,主公若能率军迎驾,既能得‘忠君’之名,又能掌控朝政,此乃天赐良机!若再迁都许昌——许昌乃主公根基,地势险要,粮草充足,可保陛下安全,也能让主公牢牢掌控朝廷!”
“好!”曹操猛地拍案,“传我将令!命于禁、乐进率军守住兖州,防止吕布反扑;命典韦为先锋,许褚、夏侯惇为副将,率军三万,随我前往洛阳迎驾!”
他特意叮嘱典韦:“此次迎驾,务必护好陛下安全。你打听赵雄的事,有消息了吗?”
典韦拱手道:“回主公,派去常山的人传回消息,赵雄在隐落山守着妻子的孤坟,不愿离开。他说‘乱世之中,只想守着亡妻,不愿再参与战乱’。”
曹操叹了口气:“可惜了一位勇将。若日后有机会,再劝劝他吧。”
大军出发前,董昭悄悄来到曹营,面见曹操。“主公,杨奉、韩暹已派人去联络吕布,我们需尽快赶到洛阳,否则恐生变数。”他还献上一计,“可先派人去洛阳,对杨奉说‘愿率军协助他守护洛阳,共拒吕布’,麻痹他们,待大军抵达洛阳城外,再趁机进城。”
曹操大喜:“董先生之计甚妙!就按你说的办!”
三、徐晃归:许褚力战开山斧 孟德晓以百姓安
三日后,曹操大军抵达洛阳城外。杨奉果然中计,以为曹操是来协助他拒吕布的,打开城门,让许褚率军进城。可刚进城,许褚就率军控制了城门,曹操则带着典韦、董昭,直奔皇宫。
“曹操!你竟敢骗我!”杨奉得知消息,怒不可遏,率领大军在皇宫外拦住曹操。韩暹也带着士兵赶来,与杨奉合兵一处,将曹操团团包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