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掉入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圈了吧!我居然来到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这里山川壮丽,民风淳朴,孕育着一种鲜为人知却璀璨夺目的非遗文化——土族盘绣。
当我踏入互助土族自治县的一个小村庄,仿佛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远处山峦起伏,与蓝天相映成趣,田野里的青稞随风摇曳,泛起层层绿浪。
村庄中,错落有致的土族传统民居,古朴而温馨,墙壁上绘制着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我来到了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土族盘绣的展示与交流活动。
活动中心的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展示盘绣作品的架子,一幅幅精美的盘绣作品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走进屋内,空间宽敞明亮,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大幅的盘绣成品,有描绘着繁花盛开的壁挂,有绣着灵动飞鸟的屏风,每一件都针法细腻,色彩鲜艳,让人目不暇接。
屋内,一群土族妇女正围坐在一起,专注地绣着盘绣。
她们的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手中的针线如灵动的精灵,在绸缎上穿梭飞舞。其中一位年长的妇女,便是村里盘绣技艺的佼佼者——阿依古丽。
阿依古丽穿着传统的土族服饰,色彩艳丽的服饰上,盘绣的图案精致而独特,仿佛在展示着她精湛的技艺。
“欢迎你来了解我们土族的盘绣。”阿依古丽热情地招呼我,她的眼神中透着对盘绣的自豪与热爱。
她居然看得见我,我这次又变成了实体的,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不想那么多,眼前的景象倒让我好奇起来。
“阿依古丽大姐,我一直很好奇,土族盘绣的针法这么独特,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呢?”我迫不及待地问道。
阿依古丽轻轻放下手中的绣品,说道:“这盘绣啊,是我们土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从老祖宗那时候起,土族的女娃娃们就跟着长辈学习盘绣。以前,盘绣是我们土族姑娘必备的技能,谁家姑娘盘绣绣得好,那可是很受人夸赞的。
这针法也是一代一代摸索、传承下来的,两根针线同时操作,一根线盘绕出美丽的图案,另一根线稳稳地固定,这样绣出来的图案才立体感强,饱满厚实。”
说着,阿依古丽拿起绣绷,向我展示盘绣的针法。
她的双手熟练地舞动着针线,一根丝线在她手中如行云流水般盘绕出一朵娇艳的花朵,另一根丝线则恰到好处地将盘绕的丝线固定在绸缎上。
“你看,这盘绕的线要均匀,力度要掌握好,固定的线也要针脚细密,这样图案才会牢固又好看。”阿依古丽耐心地讲解着。
“那这些图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我看着绣绷上精美的图案,好奇地问。
阿依古丽微笑着说:“当然有啦。我们盘绣的图案大多是花卉、动物和几何图形。像这花朵,代表着生活的美好和希望;飞鸟、蝴蝶这些动物图案,寓意着自由和灵动;几何图形则有着祈福、辟邪的意思。每一个图案都承载着我们土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时,旁边一位年轻的姑娘接着说:“而且,不同的图案在不同的服饰部位也有不同的讲究呢。比如领口、袖口的图案会比较精致小巧,而腰带、围裙上的图案就会更加大气、复杂。”
这位年轻姑娘叫卓玛,是村里新一代盘绣艺人中的代表,她从小就跟着阿依古丽学习盘绣,对这门技艺充满了热情。
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土族盘绣不仅针法独特,色彩的运用也别具一格。
“我们土族盘绣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红、黄、蓝、绿这些颜色是常用的。这些鲜明的色彩搭配在一起,不仅好看,还能体现出我们土族热情奔放的性格。”卓玛拿起一幅绣品向我介绍道。
看着这些精美的盘绣作品,我不禁感叹:“这么美的盘绣,现在学习的人多吗?”
阿依古丽的神情略微有些凝重,说道:“以前,盘绣是土族姑娘们从小就学习的手艺,几乎每个土族妇女都会。但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愿意静下心来学习盘绣的人越来越少了。这门手艺要是没人传承下去,可就太可惜了。”
卓玛却坚定地说:“阿依古丽阿妈,您别担心。现在政府对非遗文化很重视,我们也在想办法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盘绣。”
为了传承土族盘绣,阿依古丽、卓玛和村里的其他盘绣艺人做出了许多努力。
她们在村里开办了盘绣培训班,免费教年轻的姑娘们学习盘绣。
同时,她们还积极与外界合作,参加各种非遗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
“前几年,我们带着盘绣作品去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非遗展览,好多人都对我们的盘绣感兴趣,还有人当场就想买呢。”
卓玛兴奋地说,“通过这些活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土族盘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