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子和笑笑也迎了上来,中年女子笑着说:“小刘啊,快坐,一路上辛苦了。”
小刘赶忙回应:“不辛苦不辛苦,能来见识咱们这传统的黄酒酿造,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阿婆请小刘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下,小刘将礼盒放在桌上,说道:“阿婆,这是一点心意,感谢您愿意配合我们推广客家黄酒。”
阿婆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年轻人愿意帮我们宣传这老祖宗留下的手艺,该感谢的是我们才对。”
小刘打开随身带着的笔记本,说道:“阿婆,经过我们前期的调研,发现咱们客家黄酒无论是酿造工艺还是背后的文化底蕴,都非常适合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
我们打算拍一个详细介绍客家黄酒酿造全过程的纪录片,从糯米的种植、酒曲的制作,到黄酒的发酵、陈酿,都完整地记录下来,让更多人了解咱们这门手艺。”
阿婆听后,眼中满是欣慰,点头说道:“好啊,只要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客家黄酒,怎么做都行。”
小刘又看向笑笑,笑着问:“这就是您家的小宝贝吧,以后说不定还是咱们黄酒酿造技艺的新希望呢。”
笑笑有些害羞地躲在中年女子身后,只露出一双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小刘。
中年女子笑着推了推笑笑,说:“快,叫哥哥。”
笑笑小声地喊了句:“哥哥。”
小刘笑着从礼盒里拿出一个小玩具递给笑笑,说:“小朋友,送你个小礼物。”
笑笑开心地接过,说了声:“谢谢哥哥。”
接着,小刘和阿婆她们就纪录片的细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拍摄场景的选择,到邀请哪些老师傅出镜,事无巨细。
而我在百元大钞空间里,也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切,期待着客家黄酒能通过这次推广,让更多人领略到它独特的魅力。
正当小刘与阿婆一家热烈讨论推广事宜时,又一阵脚步声从院外传了进来,伴随着一个洪亮的声音:“阿婆,我来打酒啦!”
阿婆闻声,笑着起身,一边回应:“来咯来咯!”一边快步走向院门。
一位皮肤黝黑、身材壮实的大叔,他肩上扛着一个大竹篓,里面装着一些新鲜的山货,想必是刚从山里采摘回来。
大叔咧着嘴笑道:“阿婆,我今天又来讨您酿的好酒啦,上次喝了您家的黄酒,这几天一直馋得慌。”
阿婆把大叔迎进院子,打趣道:“你这酒腻子,就惦记着我这口酒。不过还真巧,今天新酿的酒刚出缸,味道正醇厚呢。”
小刘和中年女子也起身与大叔打招呼,笑笑则好奇地盯着大叔竹篓里的山货,眼睛里满是好奇。
大叔从竹篓里拿出一把鲜嫩的竹笋递给笑笑,说道:“囡囡,这是伯伯刚从山上挖的,可新鲜啦,拿回家让妈妈给你做好吃的。”
笑笑开心地接过,连声道谢。
阿婆走进屋里,不一会儿,抱着一个古朴的陶制酒坛走了出来。
她轻轻揭开坛口的红布,瞬间,浓郁的酒香再次弥漫开来。
大叔深吸一口气,陶醉地说:“哎呀,这味儿,一闻就知道是好酒!阿婆,您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绝了。”
阿婆一边往酒坛里舀酒,一边说道:“还是老样子,自家酿的酒,就图个大家喝得开心。你最近进山收货咋样?”
大叔挠挠头,笑道:“还不错,这季节山里的山货多,收了不少好东西。阿婆,您要是喜欢吃啥,跟我说一声,下次我给您带过来。”
这时,小刘对客家黄酒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他对阿婆说:“阿婆,您看这黄酒在咱们当地就这么受欢迎,要是推广出去,肯定会有更多人喜欢。”
阿婆笑着点头,将装满酒的坛子递给大叔,说道:“希望能让更多人尝尝咱们客家黄酒的滋味儿。”
大叔接过酒坛,小心翼翼地放进竹篓,从兜里掏出钱递给阿婆,说道:“阿婆,这次我多买点,这酒留着慢慢喝。”
阿婆接过钱,笑着说:“你呀,少喝点,别耽误正事儿。”
大叔连连点头,扛起竹篓,与众人道别后,带着满满的黄酒,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小院里,阿婆一家与小刘又重新坐回石桌旁,继续探讨着客家黄酒的推广计划,而那醇厚的酒香,依旧在空气中久久萦绕。
不知不觉,日头已至中天,暖阳倾洒在小院里。
中年女子在厨房忙碌一阵后,大声招呼着:“妈,小刘,饭菜准备好了。爸,怎么还没有回来?”
这时,一位身形硬朗的阿翁迈着稳健的步伐从外面走进院子。
笑笑像只欢快的小鸟,一下子飞奔过去,扑进阿翁怀里,脆生生地喊着:“爷爷!”
阿翁脸上绽开慈祥的笑容,一把将笑笑抱起来,用胡茬轻轻蹭着她的小脸,逗得笑笑咯咯直笑。
“爸,回来了,正好开饭了。” 中年女子说道。
阿翁点点头,抱着笑笑走到众人面前,小刘赶忙起身,恭敬地打招呼:“阿翁您好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